应用: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
(六)旅游交通(重点)
识记:主要的旅行方式类型
理解: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我国旅游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应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旅游景点(次重点)
识记: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特点;旅游景点的类别。
理解:旅游景点经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旅游业的产品(重点)
识记:旅游产品的概念
理解: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应用: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家旅游组织(次重点)
识记: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
理解: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差异原因
(二)我国的旅游组织(一般)
识记:我国旅游组织的分类;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分类;国家旅游局的性质;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
(三)国际旅游组织(一般)
识记: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国际旅游组织的分类;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性质
第七章 旅游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细分的方法,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及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市场的概念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重点)
识记: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
理解:旅游市场划分的意义;
(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重点)
识记: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
理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崛起的原因;国际旅游客流规律;近距离的国际旅游占绝大比重的原因。
(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次重点)
识记: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构成
理解:选择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五)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重点)
理解: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分析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及正确认识旅游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重点)
识记:外汇、国际收支平衡、旅游出口的概念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过重依赖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应用:认识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重点)
理解: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应用:认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及认识意义
(三)旅游的环境影响(次重点)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次重点)
识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可持续旅游的内容;旅游承载力的概念
理解: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旅游学概论》(修订版),李天元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做作业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切勿认为会做题就是掌握了教材内容,做题要求概念清楚,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论点、论据,勿草率了事,照本抄写,死记硬背,不加分析,急于求成。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0 |
2 |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 14 |
3 | 旅游者 | 12 |
4 | 旅游资源 | 12 |
5 | 旅游业 | 18 |
6 | 旅游组织 | 6 |
7 | 旅游市场 | 10 |
8 | 旅游的影响 | 8 |
总计 | 90 |
五、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说明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样卷
填空
19世纪中叶,英国_______旅行社的问世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单项选择题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
是否跨越国界 B.消费程度不同 C.逗留时间不同 D.便利程度不同
多项选择题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有:( )
普及性 B.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C.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D.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E.政治性
判断说明题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活动。
名词解释
旅游产品
(六)简答题
简述国际旅游的客流规律。
(七)论述题
试述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影响。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