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报考指南 >> 正文
2009年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来源:优易学 2011-5-6 17:34:4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代码:019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旅游学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
  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从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出发,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采用客观现象概述和原理论述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同国际旅游学术接轨,又反映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发展的实情,使学生们能够层层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旅游的基础理论。同时,全书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便于教师和学生阅读与使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
  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
  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
  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知识的入门课程。许多其它课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都是以本课程作为基础的。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般)
  识记: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理解: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重点)
  识记: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的特点
  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重点)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特点;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特点;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四)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重点)
  识记:铁路运输方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理解: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一般)
  识记: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
  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六)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次重点)
  识记:现代旅游的概念
  理解: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的概念(重点)
  识记:“艾斯特”定义;旅游的定义
  理解:“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和特点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次重点)
  识记: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概念
  理解: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旅游活动的性质(重点)
  理解: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活动的性质。
  旅游活动的特点(重点)
  识记: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
  应用:分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及表现
  (五)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一般)
  识记: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支出的概念
  第三章 旅游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者的概念(重点)
  识记:罗马会议定义及其特点;我国对海外游客的界定及分类;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及分类。
  理解:罗马会议的特点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重点)
  识记:可支配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概念
  理解: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应用:分析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重点)
  识记: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理解: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
  应用: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重点)
  识记:旅游者的类型
  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群体的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次重点)
  识记: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可进入性的概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的概念;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成因;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应用: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的保护(重点)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应用: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 旅游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的构成、性质及特点,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业的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的概念
  (二)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次重点)
  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
  理解: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应用:分析旅游业的特点及认识意义
  旅行社(重点)
  识记:旅行社的定义;外国旅行社的分类;我国旅行社的分类;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的概念;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包价旅游、散客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行社的作用;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
  饭店与住宿业(重点)
  识记:饭店等级的评定标准与评定工作的原则;饭店连锁集团、饭店合作集团的概念;饭店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理解: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我国饭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