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课程代码:065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消费者行为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特点、学习旅游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展开:即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消费者环境。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动机过程、信息处理过程、学习过程、情感过程、态度过程和消费者个人心理因素及其相关的价值与生活方式。购买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寻信息、方案评价、购买行为和购买后行为。消费者环境包括文化、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家庭和信息流。每部分内容从基本概念入手到阐述相关的理论,从对消费者行为特点的说明到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分析,并相应地提出有关问题对经营者的启示,以便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学会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与方法,领会研究消费者行为对经营者的启示,为制定科学的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旅游经营管理与实务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概况、消费者行为学的科学基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概念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重点)
领会: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
(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一般)
识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概况
(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科学基础(一般)
识记:科学基础: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四)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重点)
领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价值。
(五)消费者行为的概念体系(一般)
识记: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环境、消费者反应。
第二章 动机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机的含义与作用、动机的分类、掌握动机冲突类型及其表现,领会关于动机的若干理论以及测定动机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动机的含义与作用(次重点)
识记:动机、中枢需求、边缘需求
(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驱动力,它是人的内在需要与外在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领会:动机对消费者行为的作用
(二)动机的类型、旅游动机的类型(次重点)
识记:一次动机、二次动机、有意动机、无意动机
(三)动机冲突(重点)
应用:动机冲突的类型与特点
(四)动机理论(重点)
应用:本能理论、动因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马斯罗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
(五)动机的测定(一般)
识记:观察法、询问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
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信息获得和信息处理过程,掌握消费者在信息处理过程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特点和影响要素及其对经营着的启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消费者的信息获得与信息处理(一般)
识记:消费者的信息获得过程、信息处理过程
(二)暴露(次重点)
识记:暴露、暴露的类型、有意暴露、无意暴露;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领会:阈下知觉
(三)注意(重点)
识记: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选择性注意、
领会:知觉警戒;认知容量;
应用:注意的影响因素
(四)理解(重点)
识记:理解、数据驱动处理、概念驱动处理、刺激的精细化、知觉性推论的种类
领会:知觉的整合原理:整体性原理、选择性原理、终结性原理
应用:理解的影响因素
(五)接受(次重点)
识记:接受
领会:说服的条件
(六)记忆(次重点)
识记:记忆、感觉记录、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领会:影响提取信息的因素
(七)消费者的知识体系及手段—目标链(一般)
识记:消费者知识,类型和特点;手段-目标链、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关于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领会如何应用这些原理针对消费者搞好经营。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的含义、作用(次重点)
识记:学习
领会:学习对消费者的作用
(二)认知学习的过程与测定(一般)
识记:认知学习的过程;品牌知晓度的测定;品牌知晓度、回忆度、再认度、
(三)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应用(重点)
识记:经典性条件反应、其作用原理
领会:经典性条件反应作用的决定因素、
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应作用的阻碍效果
(四)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原理与应用(重点)
识记:操作性条件反应、辨别性刺激、
领会: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强化作用、强化物的安排、消费者反应的“成形”
应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应用
(五)观察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次重点)
识记:观察学习
领会:观察学习的过程
应用:观察学习原理的应用
(六)消费者学习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次重点)
识记:学习强度、刺激的泛化、刺激的辨别
领会:刺激泛化原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情感过程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的情感特点,掌握消费者情感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情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次重点)
识记:情感、情感的两极性、情感的基本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联合网络模型与独立性假设模型(一般)
识记:情感的联合网络模型、独立性假设模型
(三)情感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重点)
简单应用:消费者对产品消费的情感反应、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反应
态度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的态度、其特点及功能,掌握消费者的态度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态度的概念与功能(次重点)
识记:态度的定义、态度的特点
领会:态度的功能
(二)关于态度的三元论观点和单元论观点(一般)
识记:三元论观点、单元论观点
(三)态度的形成及相关理论(次重点)
识记:态度的评价性侧面、态度的情感性侧面;信念、突出信念、
领会:态度的多属性模型、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
(四)消费者态度与消费者行为(重点)
领会: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影响因素
应用:合理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市场营销战略的意义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