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四项举措推进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来源:优易学  2014-1-22 13:52:0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杭州市下城区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7所(60个园区),其中民办幼儿园12所(15个园区),比例达32.4%。近年来,该区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下城区关于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公平优质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5”文件,以政策护航加快区域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规范抓管理。将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及满意教育实事项目,积极完善民办园依法办园和考核管理细则,坚持疏堵结合,加强对民办园财务、安全、用工、教师待遇、招生规模、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规范性监督和管理。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注册登记和统一管理制度,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规范管理。针对非编教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编教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从招聘原则、条件、程序等方面严把非事业编制教师入口,从用工形式、工资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规范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和服务,使非事业编制教师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参加培训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建立督学责任区,加强随访督导,定期组织幼教干部、专职督学对民办幼儿园安全、食堂食品卫生、教师资格证持有、社险参保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下城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和规范办园率100%,幼儿园教师持证率为99.4%,非编教师社险参保率为99.69%。
    二是以示范带成长。积极推行名园集团化,探索创新“名园+民园”模式,新华实验幼托园、东新实验幼托园、大成实验幼儿园先后与北部民办闻首幼儿园、星星幼托园、康宝幼儿园联姻,以充分发挥名园领衔核心作用,实现名园在师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输出、移植和再造,提升北部民办园的教育品质。目前,下城区北部共有学前教育集团5个,14个园区纳入集团化管理,有效推进了北部学前教育均衡、公平、优质发展。
    三是以研训强能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民办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民办园教研共同体制度,建立民办幼儿园中心教研网络,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叙事、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研修活动,努力提高民办幼儿园教研组长的教研能力。组织民办骨干教师研修班,通过开展民办幼儿园园长管理论坛、民办园教师基本功比赛、民办教研积极园评选、民办教师论文评比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为民办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努力营造教育研究氛围,促进民办园管理者和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实施《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专项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实施状况的定期监测与考核。
    四是以激励促发展。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区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对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的合同制教师实施待遇补助,逐年提高教师工资待遇(2011年人均补助7200元,2012年人均补助9000元),使幼儿园非编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达到在编教师收入的70%,并力争到2015年达到在编教师工资待遇水平。落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实现街道办、部门办、民办幼儿园全覆盖。2012年度,区教育局拨付民办幼儿园的公用经费及专项补助资金共计297万元,非编教师待遇补助经费146万元,年终各项考核奖励约计12万元,大大激励了民办园举办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督导中心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职能,制订实施《下城区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指标》,并根据督评结果对通过办学水平综合督导的幼儿园给予一次性5千至5万元的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