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23号台风“菲特”、24号台风“丹娜丝”及冷空气共同影响,余姚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持续强降雨过程,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10月7日,灾情出现后,全市所有学校全部停课,但一中、二中、四中、七中、高风等校尚有数百名学生滞留学校。面对这种情况,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务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安抚情绪,提供食品和饮用水,保障学生生活。局机关干部和各校教职工一起,千方百计动用一切力量保证了在校学生的安全和基本的饮食供应。
因教育局办公室停停电、通讯中断。10月9日,市教育局在市职成教中心学校设立临时办公室点作为教育系统抗洪救灾指挥部,并于下午4点召开局党委会议,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决定把抗灾复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10日上午,再次召开局党委会,成立了抗洪救灾五个应急工作组,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并成立了由局领导带队的10个救灾复课指导工作组,分赴各地了解学校灾情,进行一对一指导救灾工作。同日下午4点召开了市直属单位负责人、教辅室主任参加的抗灾复课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制订了“安全、有序、尽早”的复课工作方针。
10月11日—10月16日,每天下午4点召开各工作组碰头会,汇总一天工作情况,落实学校复课工作。
10月12日至15日,市教育局又组织校舍安全、卫生防疫、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四个专业工作组分赴受灾学校指导。此项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和市住建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以及浙大设计院、浙工大设计院等单位及资深专家的大力支援,他们连续奋战、不辞辛苦地对受本次洪灾影响严重的六十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电气安全、校园卫生等情况现场进行排查鉴定,现场指导。专家们汇总反馈了检查结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为受灾学校顺利复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10月13日,市教育向各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对受灾学校的消毒杀菌工作,着重提出需经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和市食药监局验收合格后方可复课。在各方的支援和共同努力下,各校加快了校园清理的进程,10月18日所有学校全部复课。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全市共有28所学校作为灾民安置点,接纳安置受灾群众近万人;有许多学校作为救援物资集散地和部队官兵临时驻地。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奋战,涌现出许多抗洪先锋,令人感动。有的连续六天六夜坚守学校,协助政府安置受灾群众,联系救援单位,分发救灾物资;有的在和学校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自觉地加入到当地志愿者行列,发布求援信息,分发急需物资等,充分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良好素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这次洪灾,整个教育系统损失巨大,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受灾学校的卫生消毒工作,严格统计学生到校人数,了解学生请假原因,严防灾后疫情发生;二是做好灾后学生安抚工作,统计教材受损数量、家庭受灾情况等,走访受灾严重的学生家庭和教师家庭,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解除其后顾之忧;三是灾后“重建”工作,维修加固受损校舍,购置损坏教学设备、图书,联系社会捐赠等;四是对广大学生广泛开展以“自立、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本次灾难成为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生动教材。同时,总结抗洪救灾经验,宣传表彰教育系统抗洪救灾事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