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事业需要组织起来
我们已经讨论了科学组织工作的一般问题的各个不同方面。这种讨论不能不带有纸上谈兵的性质,因为我们所谈的都仅仅是将来可能存在的组织形式,所以提不出具体例子。在这种论述中,仅能考虑到一些可以估计的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却是那些不可估计的因素。
一种组织形式,不论规划得多么完善也不论它和总的社会规划结合得多么密切,如果它不能代表推行这个组织形式的人们的实际愿望,就毫无用处。因此,只有主要根据科学家自己的态度以及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我们才能估计出任何改组科学的工作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不承认迄今在科学界还存在不信任任何组织形式的想法是没有用的。不过这种不信任部分地是来源于科学要保持本身自由,不受教会和经院式大学的蒙昧主义限制的老传统,部分地来源于国家控制科学的较为近期的经验。至于第一点,老是念念不忘科学界过去的斗争往往只会使人看不到眼前的真正危险:人们已经不再对科学进行全面压制,而是具体加以利用。应该把现代的科学自由看作是行动的自由而不仅是思想的自由。为此就有必要组织起来,不过科学组织形式要想起作用,就不能而且也不可能是不加考虑地从企业或者政府机关硬搬过来的那种组织形式。把科学置于这种纪律和常规的束缚之下,科学就肯定会夭折。目前受到这种束缚的很大一部分科学工作实际上已经死亡了。组织起来不一定就意味着受这种纪律和常规的束缚。
正如我们已经设法证明的那样,它可以既自由灵活,又井井有序。如果科学事业能保持以民主形式表达的民主精神作为它的主要核心,没有一个科学组织会失去科学的实际进步中所固有的团体精神和追求知识和争取造福人类的渴望。如果我们要拥有一个科学组织,主要要由科学家自己努力把它建立起来。他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将在下一章 予以讨论。
科学家和人民
不过建立科学组织不能单靠科学家自己。科学家不能强迫社会接受他们的服务;他们必须成为科学与社会之间自觉自愿的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可是这就意味着不从事科学工作的公众要更加充分认识科学的成就和发展的可能性。为了使科学充分发挥威力,也需要从经济上把社会妥善地组织起来,使普遍的人类福利——而不是私人利润和民族扩张——成为经济活动的基础。科学家也许会比目前社会中任何另外一部分比较富裕的人都更适合于这样的经济制度。因为科学事业一向是科学工作者的公社,彼此帮助,共享知识,它的个人或集体不追求超过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金钱或权力。他们一贯以理性的眼光和国际眼光看待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同力求把同甘共苦的原则不但扩大到知识界而且也扩大到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去的运动是殊途同归的。为什么科学家或者社会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个基本的共同点,将留待下章讨论。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