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化为什么能够带动工业化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信息化为什么能够带动工业化,就是指信息化为工业化过程提供了众多的支持。主要包括技术、资源、管理和市场等多个方面,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技术供给系统。例如提供了新技术——信息技术,前面已经阐述了这种技术的四个重要特征;提供了新资源——信息与技术知识,现代的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它们,这些信息与技术知识因为网络而变得更重要、更强大;提供了新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大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将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当然信息化的发展还提供了新市场——信息社会基础建设与国际市场机会。信息化的发展,也将为大量的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众多的机会。
2、信息时代的工业化特征
在今天,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了。那么信息时代的工业有什么特征呢?由于信息化的作用,工业形态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从趋势来看,主要特征是“行业变化越来越快,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生产与服务越来越紧密,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当然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的内涵,我们还可以从其企业的特征来把握,信息时代的企业也发生如下变化:原材料中,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今天信息已经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在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如ERP、BPR、CRM等;在生产中,引入信息技术,产生柔性生产,无零库存,大规模定制;智能化在销售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电子商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信息化不仅会带动工业化,而且还必定改造工业化。
这些变化都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扩散力、渗透力、融合性和创新性。这四个特征决定了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集合的新型工业化(见图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理解释)。其中扩散力指信息技术能够影响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能够看到信息技术应用的身影;渗透性是指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程序中,并对这些环节与程序进行改造;融合性是指信息技术能够与其他技术、其他生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形成许多新的产业或新技术,例如CAD、电子旅游等;创新性则指信息技术和应用本身在不断进化,信息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应用过程中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