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不能因为道路绿化而影响交通安全。
考点: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9:道路绿化;
1.人行道绿化:有树穴、绿地两种形式。绿带一般每侧1.5~4.5m,长度以50~100m左右为宜,树穴一般1.25×1.25m。
2.林荫道:最小宽度为8m,多采用8~15m。
3.分隔带:有活动式与固定式。前者用混凝土柱式钢管,后者利用绿化带。分隔带宽与路幅及道路横断面有关,最窄1.2~1.5m,兼作公共交通停靠站的最好不小于2m,但不宜大于4.5~6.0m,长度以50~100m为宜。
4.绿化宽度宜为道路红线宽度的15%~30%,行道树分枝高度应为3.5m以上,分隔带上高度不宜大于1.2m。
第8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没有地下给水系统和蓄水池给水系统这一说法。另外,城市给水设施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五种。
考点:
第一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考点9: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
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
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和循环给水系统。
第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泵站周围应尽可能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隔离带。
考点: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考点11:排水设施保护;
1.污水处理厂
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并在城市变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向。
2.泵站
泵站周围设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
3.出水口
出水口应淹没在水体中,管顶高程在正常水位以上,以使污水和河水混和得好。
第10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满足b项要求,可以不绘制负荷分布图。对于c项,要绘制35kv以上电网现状图。
考点:
第三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考点1: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内容深度;
1.预测城市供电负荷;
2.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3.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
4.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5.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来源:www.examda.com
第1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预测计算燃气的日用量与小时用量是燃气用量的预测与计算的主要任务。
考点:
第四章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考点4:城市燃气负荷预测;来源:www.examda.com
1.城市燃气种类:
按来源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气石油、生物气4大类。按照值分类,分为高热值、中热值和低热值燃气。
2.燃气供应对象与供气标准
我国燃气的供应一般为民用优先。
标准:燃气的日用气量与小时用气量是确定燃气气源、输配设施和管网管径的主要依据。
3.预测方法
通常采用比例估算法与不均匀系数法进行燃气负荷预测。
不均匀性分3种:月不均匀性、日不均匀性和小时不均匀性。其中小时不均匀系数最大,日不均匀系数最小。
第1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气源规划就是要选择适当的城市气源,确定其规模,并在城市中合理布局气源。
考点:
第四章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考点5:气源规划;
1.城市气源
气源是向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提供燃气设施的煤气制气厂、天然气门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及煤气发生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等设施。
2.气源选择原则
(1)遵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燃气发展方针,和本地区燃烧资源的情况,选择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气源;
(2)根据城市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水、电、热的供应情况,选择合理的气源;
(3)合理利用现有气源,利用工矿企业余气;
(4)考虑各种燃气间的互换性;
(5)根据城市规模和负荷,确定气源数量和主次分布;
(6)气源厂之间与其他工矿企业必须协作。
3.气源选址规划
煤气制气厂属于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采用双回线路。大型煤气厂宜采用双回的专用线路,避开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空隙间隔地带,考虑预留发展用地。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应位于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10km,并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第13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时,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的2~3倍计算。
考点:
第四章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考点6:燃气输配设施布局;
1.燃气储配站
功能:贮存;混合;加压。
2.燃气管道压力等级
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可分为5级,具体为:
(1)高压燃气管道 a0.8<p≤1.6(mpa) b 0.4<p≤0.4(mpa)
(2)中压燃气管道 a0.2<p≤0.4(mpa) b 0.005<p≤0.2(mpa)
(3)低压燃气管道 p≤0.005(mpa)
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压力分3级;一级:p≤1.6(mpa),二级:1.6<p<0.4(mpa),三级:p≥4.0(mpa)。
3.调压站
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周围有必要的防护距离。
4.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瓶装供应站供气规模以5000~7000户为宜,不超过10000户。实瓶存量一般按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5倍计;空瓶按1倍计;总贮量不超过10m3。供应半径一般不宜超过0.5~1.0km;与民用建筑保持10m以上距离,与重要公共建筑保持20m以上距离。
第14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⑥中“下风侧”应改为“上风侧”。
考点:
第五章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考点5:热源规划;
1.热源
热电厂、锅炉房、低温核能供热堆、热泵、工业余热、地热和垃圾焚化厂。
2.热电厂选址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靠近负荷中心,有方便的交通条件;
(3)妥善解决排灰条件,有方便的出线条件,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4)厂址应占荒、次地和低产田,不占或少占良田;
(5)考虑职工居住和上下班等因素。
热电厂蒸汽的输送距离一般为3~4km。热电厂附近堆放大量灰渣的场地一般考虑10~15年的排灰量。热电厂供热干管占地较宽,一般一条管线要占3~5m的宽度。
3.锅炉房
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同时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第1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居民用户不属6大类分法。
考点:
第六章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考点3:城市通信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计算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
2.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等设施的具体位置、规模;
3.确定通信线路的位置、敷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
4.划定规划范围内电台、微波站、卫星通信设施控制保护界线;
5.估算规划范围内通信线路造价。
第1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4m。
考点:
第八章 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 ☆☆☆☆考点4:城市消防标准;
城市消防标准主要体现在构、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上,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相关的有关规范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城市消防站布局技术装备标准》。相关条款摘录如下:
1.道路消防:
(1)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通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4m;
(2)一般消防通道宽应大于等于3.5m,净高要求不应小于4m,尽端式消防道的回车场应不小于15m×15m;
(3)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可以沿两长边设消防通道或设环形消防通道。尤其注意:超过3000座的体育馆、超过2000座的会堂、占地超3000㎡的展览馆、博物馆、商场是人流集中密集的地方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2.建筑物消防间距--掌握以下两表内容:
3.消防用水:
城市消防用水的标准应考虑城市一次灭火用水量及城市中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的次数的贮备量。在水量不足地区,应设消防水池或利用河湖沟的天然水。
第17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1.5m的称为深埋。
考点:
第九章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考点7:相关技术规定及术语;
1.管线水平净距:平行方向敷设的相邻两管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2.管线垂直净距:两条管线上下交叉敷设时,从上面管道外壁最低点到下面管道外壁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管线埋设深度: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距离。
4.管线覆土深度: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距离。
5.同一类别管线:相同专业,同一功能工程管线。
6.不同类别管线: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工程管线。
7.专项管沟:敷设同一类别工程管线的专用管沟。
8.综合管沟:不同类别工程管线的专用管沟。
责任编辑:c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