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试题与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05-8-14 5:38:2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p;0. 5分];指出“上述指标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得亚分[或指出“甲公司上述指标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没有低于6%”的,得 1分]。 
(3)答出第2个要点的,得4分。 
A.答出“配股比例”问题的,得1分。其中:作否定性回答的,无论有关此一问题的回答如何,都不得该要点之1分;答出“甲公司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因此可不受30%比例的限制”的,得该1分。 
B.答出“配售对象问题”的,得1分,即指出“甲公司拟将部分配售股票向社会公众配售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得该1分。 
C.各出“配股价格问题”的,得2分,其中:答出“甲公司拟订的配股价格区间不符合规定”的,得0.5分;指出“公司拟订的配股价格不得低于该公司配股前的 
每股净资产”的,得0.5分;指出“甲公司配股前的每股净资产为2.92元(或2.91元),其拟订的配股价格的下限低于2.92元”的,得1分。 
(4)答出第3个要点的,得2.5分。 
A.答出“甲公司发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时间符合规定”的,得队5分;各出“甲公司发出的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知的时间符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应提前30日将审议的事项通知各股东的规定”,得1分。 
B.答出“甲公司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该次临时股东大会在公告列明的事项之外,临时增加增选董事的议案,并获得通过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得1分。 
(5)答出第4个要点的,得2.5分。 
A.答出担保问题的,得1.5分,其中:答出“甲公司为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不构成本次配股批准的实质性障碍”的,得1分,作相反回答的,无论以后有关此一问题的回答如何,都不得该1.5分;答出“公司为本公司的股东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将构成本次配股批准的实质性障碍,而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却不在禁止之列”的,得0.5分。 
B.答出“甲公司正在进行的诉讼亦不属获得本次配股批准的实质性障碍”的,得1分。 
(6)文字表述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文意正确的,亦得分。 
(7)答出与标准答案不相关的内容,不另行给分。如果该内容对正确答案有否定性影响,被否定的正确答案不得分。 
4.中国证监会在组织对A上市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以下事 
实: 
(1)1998年,A公司由于经营管理和市场方面的原因,经营业绩滑坡。为了获得配股资 格,A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甲便要求公司财务总监乙对该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配股条件。乙组织公司会计人员丙以虚做营业额、隐瞒 费用和成本开支等方法调整了公司财务数据。A公司根据调整后的财务资料,于1999年10月申请配股并获批准发行。 
(2)在A公司申请配股期间,持有A公司5.5%非流通股票的B企业认为A公司的股票将会上涨,便于1999年8月以每股8.65元的价格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A公司股票50万股,使其持有 A公司的股票达到 6%,随后, A公司的股票价格连续攀升,同年 9月,B企业以14.89元的价格抛出所持A公司的50万股流通股票;为A公司出具1999年度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李某,在该报告公布日(2000年3月16日)后,于2000年5月购买该公司4万股股票,并于6月抛出,获利6万元;C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钱某认为A公司的股票仍具上涨潜力,遂于2000年6月购买A公司股票2万股,其购买的股票被深幅套牢,亏损严重。 
要求: 
(l)根据上述要点(1)所述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指出哪些当事人存 
在何种违法行为?并分别说明各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2)根据上述要点(2)所述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B企业、李某、钱某买卖A公司的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首先,A公司、乙、丙存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上述当事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A公司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乙、两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乙、两为会计人员,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次,甲存在授意、指使他人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2)首先,B企业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为非法,因为,B企业持有A公司5%以上的股票,其属于内幕信息单位,其不以收购为目的,在A公司申请配股期间买卖该公司股票即为非法。其次,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因为,尽管李某是为A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人员,但其在该报告公开5日以后的时间买卖该公司的股票,即为合法。第三,钱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非法,因为,凡是证券从业人员在其任期或者法定期限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81—684页(《会计法》第43、45、46条),《经济法》教材第352、 
353、 365、 366页。 
评分标准: 
(1)本题共 2个要点,共 12分 
(2)答出第1个要点的,得8分。 
A.答出“ A公司、乙、丙存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得 1. 5分,其中每指出一个主体,得0.5分。 
B.答出“该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得1分。 
C.答出“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对A公司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得1分: 
D.答出“对乙、两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得1分,仅答对1个主体的得0.5分。 
E.答出“乙、丙为会计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得1分,指出其中1人的,得0.5分。 
F.答出“甲存在授意、指使他人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的,得1分。 
G.答出“该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得0.5分。 
H.答出甲“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得1分。 
(3)答出第2个要点的,得4分。 
A.答出“ B企业买卖 A公司股票问题”的,得 1. 5分,其中:指出“ B企业买卖 A公司股票的行为为非法”的,得0.5分,作相反回答的,无论有关此一问题的回答如何,都不得该要点之 l, 5分;答出“ B企业持有 A公司 5%以上的股票,其属于内幕信息单位,其不以收购为目的在A公司申请配股期间买卖该公司股票即为非法”的,得1分。 
B.答出“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问题”的,得1.5分,其中:各出“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合法”的,得0.5分;答出理由的,得1分。 
C.各出“钱某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在其任期或者法定期限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得1分。 
(4)文字表述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文意正确的,亦得分。 
(5)答出与标准答案不相关的内容,不另行给分。如果该内容对正确答案有否定性影响,被否定的正确答案不得分。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