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却是:
借:实收资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子公司)
盈余公积(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合并价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
我个人认为,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是整个企业集团接受了捐赠资产,应抵销母公司确认的资本公积,可从抵销分录上看,却是抵销了子公司确认的资本公积,如果是全资子公司的话,可以理解,可是在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我不能理解,请老师指点。
非常感谢!
【解答】例如子公司接受了100的现金捐赠,所得税率为33%,所以子公司确认的资本公积为67,若是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则母公司也确认了67的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这时做了抵消分录以后,只有母公司的67资本公积,这是对的。
同理若是母公司占比例为80%,则母公司也确认了53.6的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准备)。这时做了抵消分录以后,只有母公司的53.6资本公积,相对于整个集团来说是只接受了53.6的资本公积,因为还有20%是少数股东应享有的权益.你不能全占啊。
【问题】如果企业捐赠的是存货,存货公允价值是200,账面成本是150,企业应纳税调整的金额=200-(150+200×17%)+184=200,老师我这样算对不对?
【解答】我举个具体的例子以说明该问题:
例: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17%,甲公司本期将账面成本为50万元的消费税应税产品捐赠给乙公司,该产品市价70万元,消费税率为10%,甲公司捐赠过程中另外支付运费2万元,乙公司收到该捐赠货物后作为原材料管理.假设捐赠已经完成.甲公司向乙公司开据增值税票,乙公司已将该材料入库,乙公司当期会计利润为亏损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捐赠,应视同销售计算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要求计算:
(1)甲公司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
(2)甲公司捐赠时"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该项永久性差异金额(因捐赠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
(4)写出甲公司,乙公司有关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分录.。
解析:甲公司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捐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税法规定捐出资产的成本-捐赠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及缴纳的可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的相关税费=70-50-70*0.1-2=11 (万元)
甲公司捐赠时计入"营业外支出"=50+70*0.1+70*0.17+2=70.9 (万元)
甲公司该项永久性差异金额(因捐赠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因捐赠事项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的金额=11+70.9=81.9 (万元)
甲公司:
借:营业外支出70.9
贷:库存商品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7
银行存款2
乙公司 接受捐赠时:
借:原材料7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81.9
年末结转: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81.9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0.427 {(81.9-20)*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1.473
【问题】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由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是属与政策变更还是估计变更?
【解答】 请注意下面的总结: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是坏账核算中的两种方法,通常而言,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在采用备抵法情况下,从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如果企业原根据国家规定按应收款项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并由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按照应收款项回收的概率计提坏账准备的,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问题】05年总校张老师课件例题6中关于2005年的会计处理,注释中说2004年购进的存货转回跌价准备200万元,(应在贷方抵消100万元)这是为什么啊,很不理解,请指示!
【解答】2004年存货跌价准备抵销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2005年当期购入存货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0
贷:管理费用 400
针对04年购入本期尚未出售部分:
内部购入方作的分录是冲减跌价准备2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站在集团角度应作的分录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管理费用 100
所以应编制的抵销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2005年的两笔抵销分录合并就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
贷:管理费用 300
【问题】请问老师,总校基础班第22章讲义例题3编制2002年的抵销分录时有一笔这样的分录: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32
贷:盈余公积 32
我知道这是转回以前抵销的盈余公积,但前提是2001年A公司作了借: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这笔分录,才会有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这笔分录,难道A公司2001年要编制合并报表将B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它不是2001年12月31日才投资的吗,应当2002年才纳入合并呀!不明白,请老师指点,谢谢老师!
【解答】 这笔分录是对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的转回,而不是抵消。
全部的盈余公积已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时抵消了,但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应以当期净利润为基数计提盈余公积,子公司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应当在合并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因此应将这部分(子公司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母公司投资持股比例)予以转回。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32(40×80%)
贷:盈余公积 32
【问题】如果企业捐赠的是存货,存货公允价值是200,账面成本是150,
企业应纳税调整的金额=200-(150+200*17%)+184=200
老师我这样算对不对?
【解答】我举个具体的例子你看一下:
例: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率17%,甲公司本期将账面成本为50万元的消费税应税产品捐赠给乙公司,该产品市价70万元,消费税率为10%,甲公司捐赠过程中另外支付运费2万元,乙公司收到该捐赠货物后作为原材料管理.假设捐赠已经完成.甲公司向乙公司开据增值税票,乙公司已将该材料入库,乙公司当期会计利润为亏损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将自产的产成品用于捐赠,应视同销售计算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
要求计算:
(1)甲公司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
(2)甲公司捐赠时"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该项永久性差异金额(因捐赠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
(4)写出甲公司,乙公司有关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分录。
解析:甲公司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捐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税法规定捐出资产的成本-捐赠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及缴纳的可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的相关税费=70-50-70*0.1-2=11
甲公司捐赠时"营业外支出"=50+70*0.1+70*0.17+2=70.9
甲公司该项永久性差异金额(因捐赠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视同销售的应税所得额+因捐赠事项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的金额=11+70.9=81.9
甲公司
借:营业外支出70.9
贷:库存商品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7
银行存款 2
乙公司 接受捐赠时:
借:原材料7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81.9
年末结转: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81.9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0.43 [(81.9-20)*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61.47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