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工程价格的理论与市场实践(一)
来源:优易学  2011-8-5 0:02:4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摘要:分析了工程理论价格遵循的基本规律,论述了在市场实践中工程价格水平和结构的确定方法,指出了承包商在投标报价中运用的相关策略和技巧。   
  建安工程作为一个商品,其价格的形成也必然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及随着表现价值的货币的价格而变化。价格总是在一定的供求关系和特定环境约束下形成的,即工程价格的短期实现,主要反映建筑市场业主和承包商供求均衡关系。但价格作为自由市场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通过公平竞争,价格长期趋势围绕价值轴心进行波动,并不断地和逐渐地回归其价值中枢。这是我们研究确定工程价格的合理水平与结构时,首先应该明确的。另外,工程买卖是一种以合同签约为基础的期货交易,在确定价格时就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两点变化,一是价格的支付过程是未来的一个动态的资金流程,其流量的分布对甲乙双方的利益影响很大;二是价款的支付额度是以未来完成的工程量多少计算的,而庞大复杂的工程实施中,发生变更难以避免。增加预备款支出和大量索赔费用支出,使业主利益受损。承包商同样也会面临工程缩减、条件变化、难度加大和反索赔等不利风险。正因为如此,甲乙双方都应该研究工程报价的策略和技巧,在均衡风险的条件下,获取更大的利益。合理的价格水平和结构的确定,并加以规范的合同条款保证,可以达到甲乙双方共同获益的双赢的结果。本文分析工程价格的价值确定和市场实现,总结实际中工程价格水平和结构调整的方法与技巧,并提出承包商投标工作的有关策略。
  1、工程价值和价格水平的现实确定
  1.1工程价值和理论价格
  
生产性商品的价格一般可由以下公式表示:价格二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税金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机制形成的用一定货币量表示的价格,应等于商品价值量,这就是商品的理论价格。由此,我们可认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工程的理论价格用下式表示:工程理论价格=平均制造成本+平均管理费用+平均利润+税金理论价格为市场中价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任何严重偏离的价格都是对市场发展不利的,将导致参与市场各方的损失和破坏。如何确定工程理论价格,是市场实现价格的重要问题。
  理论上,在统一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量规则的前提下,制订预算定额中的分项工程人、机、料实物消耗量,应该反映了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施工条件下的社会行业平均实物消耗量水平。但编制庞大的系列定额,存在分项工程划分标准化问题、施工技术和条件问题、材料与结构改进问题和编制的实效性等诸多问题,难度大、实施效果差。据国外统计,实物量定额的适用和大的更替,一般不超过5年。我国是处于现代化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工程条件差异大,技术更新迅速,材料与结构也不断进步,所以定额的应用实效性和现实性较差。表现在实际中,预算定额确定的工程预算消耗已不为业主承认。但现行定额毕竟为招标评标中价格确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照系。
  在量价分离的原则下,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价格,必须随行就市,由具体投标报价一方在要素市场中得以确定。价格确定是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参数变化相联系的,所以,准确计算出工程成本的货币价格,并非易事。
  再谈平均利润问题。在一定的供求关系调节下,行业存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它是确定价格的基础。获得相等的或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资金利润收益,是企业介入市场的首要基本前提。建筑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大型生产服务行业,理论上其资金利润率也应该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但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建筑业劳动密集程度高,竞争激烈,我国建筑业平均利润远低于社会平均平均资金利润率,这对行业发展,特别是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产业升级都极其不利。
  1.2价格水平的市场实现
  
理论价格只是指出了价值中枢,实际价格的实现,必须对投标人的价格进行评价后择优确定。承包商实际报价水平的高低中,常常取决于个别成本估价、预期目标利润和估计风险损失补偿三部分的计算。因此,分析探讨这三部分的合理确定,就可判断和评价承包商报价水平的合理性。
  1.2.1个别成本估价
  
承包商投标报价之前,首先要确定的是自己的个别成本。在工程建设市场中,采用竞争性招标投标方式下的合同买卖机制,不断地降低成本是市场地客观趋势。承包商的个别工程成本估价是构成投标报价的基础,它决定着投标报价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承包商的市场竞争能力,对报价整体水平影响也最显著。成本估价的客观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成本的客观补偿和盈利目的实现,也直接影响投标的成败。
  工程成本估价常以编制工程预算造价来确定。投标时,应考虑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生产技术和设备、人力资源和材料市场状况等,合理确定企业自身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量标准,即采用企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施工消耗量定额,用它来计算招标工程的实物量消耗。在确定人机料基础价格时,也要在充分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选用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的实际采购价格水平。对于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则要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和降低取费费率后合理确定。此外,成本估价还应考虑工期长短对间接费的影响、支付条件对资金周转的影响等。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