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考点3:抓好粮食生产的意义;
1.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2.目前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还不高,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粮食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一定时期内耕地减少也是不可避免的。
3.我国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粮食生产还不稳定,一遇灾害就会出现波动,影响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和粮食市场稳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就可以为调节年度间的粮食产量,从而为调节粮食供求增加回旋余地。
第2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考点17: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1.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2.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调整以往按区域确定高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范围的做法,要根据不同时期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重点领域和产品,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阶段性优惠政策。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制定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规定鼓励、允许和限制使用的技术,并辅以相应的保障措施。
3.完善各类政策工具,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对研发投入大、生产消耗小的生产企业,允许其率先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以及社会的创业风险投入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竞争规则,重点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4.完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发展创业投资,培育创业投资机制,推动创业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规范发展创业板股票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创业投资提供多种退出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技术产品出口融资体系,对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和高技术境外投资项目,在流动资金贷款和出口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性金融支持。建立担保基金,为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提供出口信贷担保服务。建立风险规避机制,为到境外从事高技术产业投资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5.吸引培养人才,激励创业、创新。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高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技术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调整出入境管理、居留制度和收入自由汇兑等方面的政策,以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协调有关政策,在分配制度上保证技术拥有者、企业经营者高层企管人员能够获得相应报酬或相应权益。
第22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9:航空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1.支线机场建设。重点围绕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旅游区机场的建设,同时因地制宜,适当解决边远及地面交通不便地区的空中交通问题,形成九寨沟、黎平等一批对地区经济开发起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2.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的完善:
(1)强化首都、浦东、新白云3个机场的全国大型枢纽地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国内中转能力和国际通航能力,使其全国性航空客货集散中心的作用更加突出,要将沈阳、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武汉等6个机场建设为区域性中型航空客货集散中心;
(2)干线机场重在完善功能,新建和迁建潮汕、长春机场,改扩建青岛、重庆、大连、厦门等15个机场,郑州、海口、深圳、桂林等14个机场要进一步发挥潜力,按需要完善配套设施,要提高干线机场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天津、深圳机场成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
第2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13: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1.煤炭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煤炭生产布局,坚决关闭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单井生产能力低的矿井,充分发挥大型煤矿生产能力;调整煤炭产品结构,优先开发和生产低硫、低磷、低灰份、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限制和淘汰高灰高硫煤炭生产。
2.煤炭企业结构的调整:对大型煤矿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一批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并对小煤矿进行联合改造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提高单井规模和正规办矿水平;坚持“抓大放小”,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重点支持煤炭调出省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发展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煤炭企业集团。
3.煤层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加快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抚顺矿区等地区煤层气的勘探评价及开发利用,建设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
第2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16:西电东送的北、中、南3条大通道的建设;
1.北部大通道主要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和山东省,形成连接西北、华北和山东的北部电网。目前黄河上游水电送往华北的通道尚未形成,蒙西和山西坑口送往京津唐地区通道已经形成。
2.中部大通道主要是将长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连接川渝、华中和华东的中部电网。目前中部“西电东送”通道正在建设。
3.南部大通道主要指桂、滇、黔三省(区)和港澳地区,并与华中电网互联的南方电网。
第2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21: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
1.人口多、地域广、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各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以及城镇化的基础不同,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也不同,不宜在全国提出一个重点发展哪一类城镇的方针。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市场发育相适应,符合各地区的实际需要。
2.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是城镇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同功能,并且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城镇体系不合理,有些地区缺乏中心城市,有些城市中小城市不发育,难以充分发挥各类城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统筹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各地区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任务各不相同,城镇化的重点也应各有侧重。有的地区宜重点发展在大城市辐射半径内的小城市和小城镇,有的地区则应培育特大城市,还有的地区要扩大现有中等城市规模。要放弃按不同规模确定城市发展重点的方针,从全国统一的城镇化道路,转向鼓励各地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城镇化重点,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