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Ⅰ标段段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36
来源:优易学  2011-10-29 12:26: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3、计量控制措施
(1)严格执行公司的计量检测制度。
(2)砼、砂浆、钢筋焊接接头由内业人员按规范要求提出取样计划,由试验员取样送试验站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3)砼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投料,砂、石、水泥每盘过秤。
(4)经纬仪、水准仪、台秤等计量工具由项目计量员负责按规定送法定检验单位检校。
4、测量定位放线质量控制措施
(1)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经检验合格J2级光学经纬仪、50m钢卷尺等测量器具。使用测量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器具应固定使用、妥善保管。组织固定的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确保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的完好。随时检查校正,作好原始记录。
(2)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场区方格网、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施工。
(3)由于本工程的距离测定,测角用2级经纬仪测设。为了确保工程测量放线满足图纸中的要求及规范要求精度,除了在测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进行外,在标注投点时所用记号应以0.5mm笔划线。
(4)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从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5)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6)该工程标高、垂直度的控制用J2级光学经纬仪、50m钢卷尺、线锤等测量器具进行。施工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以备后续工作使用。
5、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控制
本工程钢筋翻样由现场专人负责,均在施工现场钢筋车间内加工,运至各绑扎点进行安装。
1)钢筋原材料:钢筋原材进场必需取样且必需符合规范要求。
2)进入本工程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查,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为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的外观检查。检查内容:直径、标牌、外形、长度、劈裂、弯曲、裂痕、锈蚀等项目,如发现有异常时(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拒绝使用。
4)钢筋试验的力学性能中,屈服点(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四项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钢筋加工
1)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机械性能有明显不正常的,不予使用;
2)虽有出厂力学性能指标,但外观质量缺陷严重的,不予使用;
3)进口钢筋须经力学性能、化学分析和焊接试验,并有明确结论后才能使用。
4)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5)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6)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园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7)钢筋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持有效焊工考试合格证,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焊接操作。
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9)所有箍筋除注明为焊接箍外,其余均为封闭式箍筋,其末端应弯成135°带有平直部分的园钩,平直长度不小于10d;施工图中多肢箍的设置及组成形式除现行的施工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要求。
(3)钢筋制作安装
1)梁筋制作原则
a.梁筋制作按下部筋在支座处,上部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长接头采用搭接焊。
b.主梁与次梁相交时,应顺主筋加鸭筋。
c.当两梁断面相同首先保证主梁箍筋尺寸,将次梁架于主梁筋之上。
2)梁筋绑扎原则
a.绑扎顺序:纵横梁下部筋穿入梁箍筋→纵横梁下筋按序穿入柱子筋后按设计数量放柱箍筋→绑柱箍筋→绑梁下部筋及一排筋→梁上部筋穿入梁箍后绑扎。
b.当柱箍筋在梁纵横交错处密集设置有困难时,在征得设计同意前提下,采用开口箍贯入柱内后采用单面焊接。
3)板筋制作安装
a.在有利施工的前提下,现浇板配筋尽可能按连续板配置,这样既减少弯钩投入,也有利结构安全。
b.当板筋为双向配置时,其长向筋应置于短向筋之上。
4)钢筋施工措施
a.对进场的钢筋,严格地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并经现场抽样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对不合格的钢材必须退场。
b.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保留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钢筋必须搭架堆放,离地面20cm以上。
c.进场的每批钢筋,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统计台帐注明该批钢筋所用楼层的部位,确保工程质量。
d.采用冷拉法调盘元,应尽量降低冷拉速度,冷拉率不大于4%。
e.钢筋接长除设计特殊注明者外,宜优先采用焊接。当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框架柱竖向钢筋接长Φ16以上(包括Φ16)采用对焊、电渣压力焊;采用焊接的接头,其焊接工艺和质量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钢筋的锚固、接头位置均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绑扎接头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f.施工前认真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无误后,方可批量生产,减少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g.钢筋制作必须按照钢筋牌上的规格、数量、形状进行,其制作工艺和质量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制作好的成型钢筋要分规格、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
h.采用连续配料法,同时满足施工规范错开接头的要求,对焊钢筋必须在抽样试验报告单上注明使用部位,操作人员姓名。
i.钢筋交叉点应采用铅丝扎牢。
j.板的钢筋网,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k.梁中如遇双排钢筋时,为保证梁筋正确位置,需在梁筋之间加短钢筋φ25@1500进行支座隔离。
l.钢筋绑扎完毕,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会同质监部门到场抽检合格办理隐蔽验收记录后,方能浇砼。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单位认可。钢筋在接头区段内的允许面积:绑扎接头≤25%,焊接接头≤50%。
m.各部位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砼强度等级相同的砼预制垫块,按600—1000mm的间距绑扎于钢筋上,不允许采用碎砖和卵石垫钢筋。
n.浇筑砼时,应尽量避免操作人员踩踏钢筋,特别对悬挑结构部位。同时,设专人负责钢筋的保修工作。由于本工程楼面运输方式为人力手推车在运输道上进行,必须制作专门铁板登,搭设运输通道,以保证不踩踏钢筋。
o.经质监验收合符设计要求,办理隐蔽验收签证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