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混合料的设计
1、测定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应采用终凝时间大于4小时以上的水泥和标号较低的水泥为佳。
2、水泥剂量可按3%-7%选用。
3、根据设计抗压强度3.5MPa,确定3%、5%、7%三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4%、6%水泥剂量可用内插法求出)。
4、按施工设计压实度98%的要求,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泥剂量时试件应有的干压密实度。
5、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压实密度制作试件,试件不少于9个,经标准养护7天后,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5MPa.
15、备料
1、根据每段引道路基宽度、厚度(15cm)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出各路段所需石屑用量。
2、根据基层厚度(15cm)和压实度(98%)和水泥剂量计算出所需水泥用量。
16、混合料拌和
1、采用2台350l拌和机集中拌和(厂拌法)。
2、按试验所提配比,准确配料,实际采用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剂量多0.5~1.0%,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辗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3、搅拌要均匀,其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现象。以及局部过湿或过干现象。
17、混合料运输及摊铺
1、采用小翻斗车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至现场,用人工进行摊铺。
2、摊铺层度=压实厚度(15cm)×松铺系数(1.35),要求摊铺均匀。必要时,应进行减料和补料。并按规定设置路拱。
3、在摊铺之前,应先在底基层上洒水湿润,但不应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
18、人工整型
1、人工用锹和耙先把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用6~8t压路机初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压实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用锹耙按线整型,再用路拱板较正成型。
2、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19、碾压
1、混合料摊铺经整型后,当其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6~8t压路机碾压1-2遍,再用12~15t压路机碾压,在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为2.0~2.5km/h.
2、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
3、碾压过程中,水泥石屑稳定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波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处理。
20、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1段拌和后,留5-8m不连续碾压。第2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份,要再加部份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2段一起碾压。 2、每天最后一段未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⑴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层未端(经过拌和、整型的水泥稳定层,应全部压实,不留尾巴),沿稳定层挖一条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槽与路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层的面应切成直线,而且应垂直向下。
⑵将两根方木(长度为水泥稳定层宽的一半,厚度为15cm)放在槽内,并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土层,以保护其边缘,不导致第二天工作时机械破坏。
⑶用砂或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份。
⑷如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必须到压成水泥稳定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份。一般在准备用于“调头”的8-12m长的稳定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在塑料布上盖约10cm厚的一层土、砂或砂砾。
⑸第二天,除去顶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顶木未段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整平时,接缝处的水泥石屑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便将“调头”处的土除去后,能刮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⑹整平后,将塑料布上的大部份土清除,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收起塑料布。
⑺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将接缝修整平顺。
⑻工作缝也可按∮19(1)条款处理,但已压成段末端应刨切成直线,并具有垂直断面。在第二天摊铺下段水泥稳定层时,应在前一天余留未碾压段内添加部份水泥,并与下段一起进行拌和,紧靠已压成处应用人工补充拌和。
21、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得延误。养生期不宜小于7天。
2、应用湿砂进行养生。用砂覆盖时,砂层厚度为7~10cm,砂铺匀后,立即洒水。在整个养生期间都应保持砂呈潮湿状态。也可用潮湿帆布,粗麻布、草帘或其他合适材料覆盖。但不得用湿粘土覆盖,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3、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要求在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
4、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层,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22、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直控制在3-4小时。如必须延长延迟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23、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质量标准
压实度 ≥98%(每200m用灌砂法检查1处)
平整度10mm(每100m检查2处,每处用3m直尺连续量3尺,每尺检1点)
纵断高程 ±20mm(每100m用水准仪检3点)
厚度 ±10%(每200m控验1处)
横坡度 0.5%(每100m检查2个断面)
强度 3.5MPa(每200m检查1处,7天强度)
来源:考试大-岩土工程师考试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