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推进郊城化 防止“城市病”
来源:优易学  2011-8-12 14:21:0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超前规划,有序推进,防止“城市病”

  1.加强统一规划。各级政府要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集聚和综合交通网的发展趋势,密切注意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不能被目前市中心住宅的繁荣景象所迷惑。要着眼市区、近郊和远郊,邀请国内外一流城市规划学家,综合考虑现代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进程,而不拘泥于目前的体制,勾画出各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总体布局蓝图。并且根据总体布局规划对正在或待开发的各地块进行详细规划,详尽规定各地块建筑物的风格和高度等,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依地势设计产业和住宅用地,避免整齐划一的住宅,规划好开发区内的购物中心等,搞好功能分区。房产的开发,特别是远郊地区房产的开发,要充分考虑车库的配套。家用轿车的普及将与家用电路一样,会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料。通过规划来规范开发商的行为,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

  2.强化配套设施。超前或同步建设开发地区的给排水、道路、电网等;建设开发区与市中心联系的快速干线,包括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道、市郊铁路等,注意规划建设开发区与市中心区的换乘中心。国外许多特大城市在发展中,除了在市中心和郊区发展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外,还建设速度快、容量大、污染低的市郊铁路。如东京市郊铁路日平均客运量为4千万多人次,占其他各种交通方式的近50%。另外,在斯德哥尔摩,开发新区的时候,一定要把地铁通过去,如果那个地方没有地铁,就不许在那里建设住宅区,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同时要及时配套建设开发区内的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

  3.加大政策扶持。在全省土地占补平衡和厉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对在郊区开发房产的商人和迁移到郊区的企业,实行优先、优惠供应土地政策,加快特色工业园区、住宅园区的建设。对从城市中心迁入特色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或企业投资补助金;对在郊区购买住宅的居民提供贴息贷款或采取减税政策。

  4.鼓励组团开发。充分利用连接市中心与郊区的快速、高速干道附近的区位优势,依托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大容量快速道路系统,发展边缘区的组团式住宅,形成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清静、生活舒适并且居住效率高,运行效率高、积聚效率高的现代社区,即西方学者所称“聚落式、混合使用、步行为主的生态型社区”。

  5.调整行政区划。为了更有利于推进“郊城化”,应适时地把“半城市化地区”合并到市区,撤村建居,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