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乡村特色,搞好乡村规划和建设,逐步改造老村庄、建设新村庄,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搞好乡村规划和建设呢?最近,洪江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就全市乡村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掀起了农民建房的热潮,全市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绩。但是,乡村建房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相对滞后,乡村建设小、散、乱的现象严重,农民建房零星分散,杂乱无章,集镇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和长远打算,整体水平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改善。
规划滞后。到目前为止,该市只有2个乡因移民搬迁编制了集镇规划,2个村因评为国家级卫生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编制了村庄规划,还有15个乡和323个村没有总体规划。由于没有规划指导,导致全市乡村建设在一种无章可循的状态中发展,对交通、排水、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电力、绿化、环保、防洪抗灾、文化教育等功能区没有统筹安排,导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任意摆布,垃圾、污水处理无着落等现象随处可见。
建设管理不力。国家对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是很重视的,早在1993年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所有这些都要求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所有乡镇都必须编制乡村规划,防止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但该市一些部门对上述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传、贯彻、落实执行不到位,乡村建设大多由长官意识决定,或者处于一种任其发展的状态之中,经常造成建设选址不当、抗险能力不强、质量标准不高、使用效果不好的“四不”现象。
缺乏建筑设计。目前,该市乡村绝大部分建设工程没有经过正规的、有资格等级的设计单位设计,只是根据户主的意愿和要求,由乡村泥瓦匠凭经验简单画一下就进行施工,出现了像“火车箱”、“火柴盒”、“吊脚楼”等五花八门的建筑样式,没有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甚至一些工程不同程度存在墙面和楼地面裂缝、屋面漏雨等质量问题,这也都与设计不科学有关。
建设施工队伍素质低。目前,从事乡村建设的施工队伍大多由乡村木匠和泥瓦匠拼凑而成,由于缺乏对其管理、培训,稍有点砌墙抹灰技术的农民就拉起施工队承揽工程,没有营业执照,更谈不上资质等级,队伍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施工无监督,质量无检验。其施工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往往忽视水文地质因素,施工中砌筑墙体不讲质量、混凝土使用不按规定操作、屋架承载缺乏科学计算等,造成许多质量隐患。近年来,在乡村出现许多因建筑质量问题引发的经济纠纷,就是由于施工队伍素质低造成的。
强化宣传,切实加大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力度从土地资源的角度看,目前农村这种“散居”的方式,不仅浪费土地,也阻碍农业机械化进程,影响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由于农村居住分散,污染点数量大,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制约该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善,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建设经济成本的角度看,农村散居分布,必然会增加道路、供水、通讯、电力、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难度;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对改善居住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尤为迫切,解决这些问题都有赖于居住方式的变更。
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通过宣传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对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树立“居住进小区”的新理念,废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散居方式,加快生活质量的转变。为此,可通过编制规划蓝图、绘制新村效果图、推荐美观实用的新型住宅、组织农民参观新村规划建设搞得好的典型等形式。该市应抓住托口电站、铜湾电站、安江电站等移民的机遇,设立几个新村规划示范村,用直观的形象、生动的事例,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形成一个“领导重视规划、群众自觉执行规划”的良好乡村规划建设秩序和社会氛围,全面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
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科学搞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要合理调整乡村规划整体布局。根据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结合人口、农民生活生产习惯和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重新合理调整乡村布局,重点建设中心村,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民居住点,使乡村布局规划与中心城市、中心镇、建制镇的规划相衔接,提高农村与城市、城镇的关联度,从宏观上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城、乡(镇)、村递次布局。对人口聚集度高的乡村,应当合理划分一些功能区块,使居住、商贸、文教、工业等功能区有机结合,大力提倡农户住宅与畜、禽、养殖等生产用房相分离,以改变目前农村居住与生产用房相混杂的局面。
要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能动性。无论是乡村规划的修编、建设和管理,还是建设用地的调整,最终都应当由村民来决定。为此,要充分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多个环节上的重要事项,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要维护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一旦经法定程序确定后,就要严格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长期性。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