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辅导:统筹城乡发展都市型农业扮靓津郊
来源:优易学  2011-12-21 17:54:5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坚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天津郊区根据自身特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符合天津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大城市的农业建设正朝着“都市型”发展,大都市的农业正在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说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地域分工。然而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都市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城郊型农业,它融合了现代都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等,集中体现了大农业的思想。可以说,都市农业拓宽了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都市型农业呢?都市型农业是发生、成长于现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由城郊型农业发展而成、以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现代生活多种需求与生态环境优化为主要目标和功能、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类型。  
    近年来,天津郊区不断转变观念,勇于突破自我,在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发展,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在充分挖掘农业内在潜力的基础上,瞄准市场需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着眼于围绕城市,依托和利用都市资源与市场,促进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上大做文章,初步形成了开放式、高品质、生态化、都市型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这样既服务了城市,又富裕了农民,为城市与农村、市民和农民找到了最佳契合点,使农业这个第一产业的传统概念有了新的内涵,绽放出新的光彩,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一大亮点。  
    菜  
    菜田生产基本无害化
  
    截至目前,全市无公害种植基地已有2100多个,面积135万亩,蔬菜基地基本实现了无公害化生产,全年蔬菜总产量超530万吨,产值超54亿元。   
    在全市12个涉农区县中,无公害蔬菜总面积已达到85万亩,全市无公害蔬菜年生产能力近400万吨,已有200多个蔬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今年以来,本市继续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加速优质、抗病新品种的引进和新型无公害、环保型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推广;积极推广菜田滴灌节水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等。完善6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全部采用生物手段防治蔬菜病虫害。大力发展蔬菜一村一品,重点发展西青沙窝萝卜、津南区葛沽萝卜、武清田水铺萝卜、静海王口绿芦笋等。大力开展设施化蔬菜生产,搞好蔬菜名特优品种栽培。通过引进,在本地改良百余个蔬菜名优新品种;大力推广一系列合理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等高效技术。同时,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名优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及其相应的产品分级标准。此外,还将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大力推广荷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大力兴建设施化蔬菜生产基地,确保蔬菜质量再上新台阶。  
    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精心打造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投资18000万元,建设1.3万亩都市型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水高庄村都市型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智能温室20160平方米,主体工程现已完成,计划明年“五一”交付使用。水高庄村同中国农科院加强合作,建设13个蔬菜功能区,包括蔬菜育苗、蔬菜无机营养液栽培、蔬菜有机营养液栽培、蔬菜立体栽培、各类蔬菜品种和生产新技术展示等,建成后年可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苗100万株,生产有机蔬菜25万公斤。该项目将建设高档日光温室12栋,包括建设调温、调湿两个系统,主要进行蔬菜育苗;建设实用型日光温室1000栋、改良温棚2000栋,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年生产绿色蔬菜20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建设食用菌生产车间12000平方米,发展食用菌产业,年生产食用菌200万公斤;建设沼气站一座,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20000平方米农业综合中心,包含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农产品加工配送服务中心。  
    鱼  
    水产向高精尖发展
  
    为促进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市渔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启动由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的转变,渔业的增长方式开始由外延扩张逐步转化为内涵发展为主。据了解,目前全市近60万亩人工养殖池塘开始逐步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多年向渤海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采用人工手段修复渤海资源,减轻渤海近海的环境污染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将继续加大生态渔业建设力度,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蓟县、宝坻区、武清区等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发展生态渔业;东丽区、西青区等环城4区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拓展渔业功能,建设一批淡水旅游休闲基地。根据本市渔业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条件,对全市渔业资源进行整合。重点建设南美白对虾、彭泽鲫、海珍品、浅海滩涂贝类4个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即:以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东丽区、宁河县为主的南美白对虾产业带;以西青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县、蓟县为主的彭泽鲫产业带;在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建设海珍品产业带及浅海滩涂贝类产业带。截至去年年底,各区县共建设海珍品、南美白对虾、彭泽鲫、滩涂贝类示范园77处。各示范园区经过设施配套改造,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生产环境得到改善,成为渔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为确保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更多的放心水产品,今年本市加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力度,努力推进水产品质量向高层次延伸。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北京市场准入为契机,继续推进“连片认定”、“相近品种共同认证”政策及开展创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乡镇”。今年计划再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40个,使全市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养殖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60%以上。到2010年,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率将提高到80%,无公害养殖基地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70%,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  
    各区县还生态、效益并重,观赏鱼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东丽区落实区政府对观赏鱼养殖扶持政策,天津市东丽区花鸟鱼虫市场已完成批发交易场地建设20000平方米,鱼馆1500平方米,一季度实现观赏鱼交易额600万元。通过花鸟鱼虫市场的带动作用,引导全区观赏鱼养殖业健康发展,全区一季度产量实现3500万尾,同比增加16%。  
    肉  
    畜牧养殖优质高产
  
    今年以来,本市着力构建现代化养殖新体系,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本市最大畜牧养殖基地武清区奶牛存栏达6.4万头,生猪饲养量100万头。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