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治理
来源:优易学  2011-8-14 14:05:5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构建城市和谐水系———系统综合的城市水系治理观

  1.系统规划、综合治理

  城市水系的治理,要执行整体与生态最优原则。就是要综合考虑水生态、水景观、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排涝和文化遗产、旅游等各种功能的有机结合,还要与城市的园林绿化紧密结合。城市水系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只有按照这样的生态观、复合观去设计城市的水系,才能做到心中有山水,才会避免出现像深圳那样耗时一年多、耗资巨大的、愚蠢的大截排污水的方案。同时,治理城市水系,我们还要遵循资源最节约原则。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稀缺资源之一,必须将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和节水、节能、节材紧密结合。要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协同跟踪研究,对一个城市的水系的设计要上溯及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渊源,下放眼未来,来构建城市的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法制保障、重在保护

  城市和城郊原生水生态的脆弱性和难以修复性,警示我们水系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假如要恢复,也需花巨额的成本。我们必须依据《城市规划法》、《水法》和《环境污染防治法》等诸多法律来规范治理。保护了城市水系和其他自然水斑痕,就等于保护城市的特色景观和城市的生态以及城市的未来和繁荣;必须依据《城市规划法》所推出的城市“蓝线”与“绿线”管治的综合作用来系统考虑城市水系的管理。当前尤其要防止单纯考虑城市防洪功能的破坏性建设行为,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世界名城巴黎学习。流经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水量充沛,也有洪水成灾之患,但巴黎河堤不是按×××年或千年一遇的标准筑堤,而是整治河道,仅建低堤。经过水文统计的科学分析,了解到巴黎百年一遇的洪水仅可能淹没巴黎近郊一小片农业地区,于是采取向监测系统大量投入,获取准确测量数据,大洪水来时向居民通知的办法,让居民疏散。如果真的淹没,由政府赔偿损失。这种办法不但大大减少筑堤的投入,而且使百姓满意,还符合生态防洪的原则,一举三得,值得我们借鉴。③这也是巴黎之源的塞纳河保持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3.协同管理、科学考核

  城市水系的多功能性,注定要求强化部门管理的协同性。城市水系涉及市政(给排水、污水和节水)、水源保护、园林、水利、环保、交通、航运、旅游、农业水产……等方面。我们不可能把这么多功能都纳入到一个部门来管理,而失去相互制约,而且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决策错误或者单一机械的治理方案。我们必须系统地全面地来整合这些功能,统一进行规划,统一落实责任。要从多功能、复合性来制订规划治理方案,分部门实施与管理。我们讲究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但必须着眼于整个水系的多种功能协调管理。要设立科学评价体系,合理评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减少和预防冲突,形成整体优化效果。

  4.突出重点、拨乱反正

  我们要勇于、敢于纠正以往的错误工程。通过整合或分别采用整体重构、园林护堤、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多种技术,包括恢复文化资源遗产等方面,来恢复城市水系的复合功能。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好的经验,如绍兴、桂林、杭州、贵阳、成都的河道治理经验,都非常好。但是,我们要看到每个城市的成功经验都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有勇气来承认我们所犯的错误。韩国汉城对清溪川的治理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清溪川是流经汉城的一条河流,1950年这条河道被覆盖,现在这条河道被改造成了双层高架路,成为市区主要的街道,车辆川流不息。现在,汉城市政府决定重新复原清溪川,其主要构思是,河川具有水的搬运、治水、环境美化三大功能,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河道受到污染、干涸、荒废,现在要通过治理、改善河道环境,重新恢复生态栖息空间,复原为城市及河川的自然原貌。

  5.要市民参与、公众受益

  尊重自然、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和尊重普通百姓的长远利益是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三大主要原则。要做到这“三尊重”,就要动员市民成为保护和监督城市水系管理的主体。任何有关城市水系的修复、重建方案,都要进行公开讨论,尊重民意,提高维护城市水系的自觉性。

  总之,应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历史性、协调性、安全性和综合性,来保障城市水系安全,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