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综合辅导:中国式的建筑浪费
来源:优易学  2011-7-22 5:49: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人生一世,住房是第一大开销,也是最大的储蓄。可持续建筑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生产、消费、制度、文化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介入,全方位展开。其中,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无疑是建筑。而我国民用建筑的质量差、寿命短、耗能高,浪费严重已是普遍现象。

  规划缺失造成建筑浪费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建筑大拆大建,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此前难以企及。然而,多数建筑深陷质次、寿短、能耗高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对可持续性建筑的实践。

  规划的缺失与尴尬。无论在哪个城市,均有大量的拆除和违章建筑。据北京市环境办公室提供的信息,2005年,全市拆除45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2007年规划拆除违章建筑300万平方米。如果按人均住房25平方米计算,相当于两年就拆除了30万人口的住宅面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什么会有这样大面积的拆除?原因无外乎是没有总体规划,或是有总体规划缺少细节,或是规划、细节俱有,但没有落实。尤其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过于强势,权力过于集中,换一届政府就要一个重新规划,这等于没有规划。

  急功近利不求持久。建筑是百年大计,但在目前政绩考核和产权制度下,五年或十年以后物是人非的不确定性,使投资和建筑商急功近利,注重当前,忽略持久性。目前,我国的现有建筑存量超过400亿平方米,每年新竣工超过20亿平方米。而住宅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三十年。加固、改建还不如重建,只能一拆了之。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我国现有的城区改造,中国传统建筑保留的并不多,反而几乎将欧式建筑都保留了下来。

  农村建筑更谈不上持久和低耗。农民住宅更新速度更快。在浙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外观上完全可以看出住宅的建设时间,几乎没有二十年以上的老房子。住宅节能几乎没有纳入建筑考虑。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建筑的可持续难题将更为突出。

  建筑和消费“买马不配鞍”。只关注房屋外观和结构,不注意节能,使居住用能极为浪费。南方地区夏天高温40℃,但几乎看不到中空玻璃,北京房价超过10000元每平方米,但节能考虑十分有限。如果建房时不考虑节能,建好后再装修,成本将成倍增加。

  持久低耗是可持续建筑的内涵

  建筑浪费,是我国物资、能源和人力上最大的浪费。如果实现持久、低耗的可持续建筑,我们将有很大的节约潜力。

  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高达一百三十二年,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也多有百年历史。中国的建筑,按人均50平方米计算(居住30平方米,商用20平方米),需要近700亿平方米的建筑。如果按目前平均寿命三十年计,那么,每年更新面积将需要23亿平方米。如果寿命提高到五十年,每年的更新面积为14亿平方米。如果寿命增加到一百年,则我国每年建筑更新面积只有7亿平方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