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综合辅导:城乡规划要转向资源保护利用
来源:优易学  2011-7-22 5:48:4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1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时强调,认真研究改进城乡规划的制定,研究建立城乡规划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科学制定规划,从现实出发进行研究和决策,不要盲目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在城乡规划制定中,要从确定与安排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要明确对包括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规划调控目标从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着眼于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要调整思维方式,规划制定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城市运行低成本的要求,不要把规划局限于空间形态方面。城乡规划是政府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必须研究建立城乡规划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比如,专家咨询制度、协调制度、听证、公示制度等,对涉及面广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举行听证,多听听群众、各方面的意见。

  汪光焘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健全监督制度,重点是四个方面:一是报告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情况。各级城乡规划部门应定期向上级规划部门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及时报告重大问题。二是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规划报批要经过人大,执行情况也要接受人大监督,同时应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三是上级对下级行政部门的监督制度。四是逐步建立行政管理问责制度。城乡规划实施出现重大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还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汪光焘指出,要探索建立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从城市规划实施的经验教训来看,规划管理的失误往往导致人民财产的巨大浪费,特别是导致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损失是难以估量和不可挽回的。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核心,是通过省级政府派出的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规划和国家颁发的标准,对规划的实施实行事前、事中监督,快速反馈,责成当地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减少规划管理中的失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同时督促规划管理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健全工作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对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汪光焘强调,要研究城乡规划管理职能转变。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研究中央、省、市、县在城乡规划管理事权的关系。建设部负责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省(区)建设厅规划工作的重点:一是作为省(区)政府执行城镇体系规划的具体操作机构;二是代表省(区)政府对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三是对省(区)政府审批的各类规划实施进行监督。作为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执行城市政府和上级政府的城市规划决策,依法采取措施有效实施规划;同时,要履行监督职责,对公民、法人实施规划情况进行监管,对所管辖县的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