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宁强调,广州市要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提高认识,改革创新,虚心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做好产业转移、城乡统筹发展、环境整治、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大文章”。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广州成为全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市领导苏志佳、许瑞生、甘新,市有关部门和区(县级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
作为全国最大、最新的直辖市,重庆市近年来大手笔投入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6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刚抵达重庆,便驱车前往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考察。站在矗立着山城现有建筑群和未来5年规划建设建筑群的巨型模拟沙盘前,张广宁对随行人员强调,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超前,有关部门要做好城市规划基础工作,在已经完成2000~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做出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和反映广州城市全貌的三维图,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和改造。当晚,代表团考察了重庆市的夜景照明工程,山城璀璨迷人的夜景让大家称赞不已,流连忘返。对于重庆市解放碑广场充满大都市现代气息的夜景照明、商业氛围,张广宁不时提醒代表团成员们认真观摩,学习经验,加快推进广州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下转A6版)
(上接A1版)汪洋书记最近视察广州时,明确提出广州要努力成为全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经之路,也被列为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调研、破解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18个重大专题之一。重庆市作为西部最大的现代工商业城市,又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在吸引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共商产业转移、共谋产业对接正是广州党政代表团此次学习考察的重点。27日上午,张广宁一行考察了重庆北部新区海王星科技大厦和四联集团,并出席了渝穗产业转移与承接合作座谈会暨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广州市副市长甘新和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共同签署了两市政府合作意向书,渝穗20家企业分别签署了经贸合作意向书,合约金额近20亿元。两市经贸主管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市的投资环境、经贸政策、市场结构和产业体系等方面的主要情况,两市企业界代表也就如何加强双方合作与交流交换了意见。张广宁表示,穗渝两地在产业对接上存在很多互补优势,合作对双方是互利双赢。广州的企业不能固守一隅,要敢于走出去,广州也欢迎重庆的企业到广州投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渝穗两市全面加强合作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双方在联合开拓市场、实现产业对接、推动现代流通业发展等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未来可以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建立和完善经贸合作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双方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工作机制;二是着力拓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领域。两地可以在汽车、造船、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石化、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三是加强现代服务业领域尤其是物流业和会展业的合作,两市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双方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降低企业跨区运营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体育尤其是旅游方面的合作。
2007年,重庆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九龙坡区是重庆市首个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该区制定了13个可操作的规章文件,选择一些重要区域推进土地、户籍、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等有益探索,并摸索出了不少改革新思路,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重庆期间,广州市党政代表团对此进行了重点学习考察。
27日下午,代表团一行赴九龙坡区考察。据九龙坡区副区长秦大春介绍,该区通过土地挂钩置换、股份化保底分红等方式,获得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在保护利用耕地的基础上,集约用好集体土地流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代表团参观的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为分散的村民集中建设居住楼,节约置换出600亩左右的经营用地,引进民企进行花卉产业和农家生态旅游开发,带动了村民就业,也通过股份分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老年村民一次性缴纳社保基金,就可即时按月领取养老保险,村民缴纳的资金两年半即可回本。
秦大春的介绍引起了张广宁的浓厚兴趣,他不时追问:“这些绿化用地是出租还是出让?”“村民对入股的做法热情高不高?”“这种做法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张广宁还鼓励随行的区长们向秦区长提问,“这是一个当面请教的难得机会,大家不要‘客气’啊。”
张广宁在考察途中不停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充分考虑村民切身利益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制定可操作的方案,我市的猎德村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很重,九龙坡区的成功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各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可行方案,市有关部门也要全力支持,争取尽快在全市大范围推开。
结束当天的考察活动后,27日晚,张广宁连夜主持召开总结会。随行的局长、区长们言简意赅地谈了此次武汉、重庆学习考察活动的心得:萝岗区表示要学习重庆做法,扩大科学城开发面积从而扩大高新区的规模和容量;市经贸委表示要将重庆的优惠政策及时传递给广州企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花都区表示要借鉴九龙坡区的试点经验,将村民的土地设法集中起来流转,发展大型现代化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业;市发改委表示要学习重庆市建立投融资平台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做法,探索和推进广州投融资体制改革……
听完大家的发言,张广宁简要回顾了此次学习考察活动,并谈了自己的体会。张广宁说,通过对武汉、重庆市的学习和考察,真切地感受到兄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城乡统筹工作成效明显。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奋斗,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继续努力,广州的先发优势有可能被缩小甚至超越。联系这次学习考察所见所闻,结合全市下一阶段的工作,张广宁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要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改造的进度。广州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制约因素,即使产业转移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GDP,但是对于广州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以缓解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全市企业现状,选择广州市内、广东省、国内省市符合条件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与对接,该转的转,该退的退。对于通过“退二进三”换取的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高端制造业。要加快萝岗、南沙、从化、增城等卫星城的建设,将人口适度调整到这些卫星城,抽疏中心城区的人口。
二要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一是大力推进老城区的改造。目前全市老城区改造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们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区的积极性,力争以区为单位,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老城区改造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既能确保历史文化的积淀得以延续,又能改善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二是定下明确的时间表,大力加快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的改造,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是抓紧做好全市村镇的建设规划,政府对贫困村可适当补贴,努力使规划覆盖全市所有村镇并规范其建设行为,避免走“城中村”发展的老路子。要认真借鉴九龙坡的试点经验,在确保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建设城市化住宅等方式集约用地,腾出空间合理开发,实现农村可持续协调发展,让村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要加快全市河涌的综合整治,力争到2010年完成全市主要河涌的综合整治任务。市水务局要担负起总协调的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各条河涌下放给相关区进行整治,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定下整治进度时间表,奖先惩后,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四要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力争2010年前城市面貌有更大改观。要高标准加快城市进出口、主干道、天桥、高架路的绿化工作,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推进光亮工程,突显广州的城市魅力。
五要学习借鉴重庆市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符合我市情况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要探索财政投资之外的新路子,通过搭建“政府指导、企业融资”的平台,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张广宁最后表示,汪洋书记对广州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广州努力成为全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这一目标的提出既是压力也是鞭策,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广州一定能够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
1992年,国务院指定广东省对口支援重庆市巫山县,广东省指定15个城市参与对口支援,广州市是15个城市之一。4月28日下午,代表团前往巫山县进行对口援助活动,出席了广州巫山党政座谈会及援建巫山县福田工商所50万元签字仪式,张广宁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巫山县捐赠500万元对口援助经费。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