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原理辅导:中山市古香林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来源:优易学  2011-4-17 13:18:5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3、   植物景观工程规划 

    (2) 规划原则  

    为了强调古香林生态公园的自然生态景观特色,在尽量保留原有生长良好的乡土植物的基础上,注重乔、灌、草多层次和色彩搭配,在植被不足的地方补植当地品种的常绿阔叶、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形成乔木、灌木、地被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密林,形成一个具有亚热带特征的乡土植物生态群落。 

    (3) 主要景区种植规划 

          ①、中心设施区:绿化以自然风格为主,突出古香林郊野公园,吸引游人。可适当的进行人工修饰,增加常用开花灌木,如:杜鹃、红绒球、龙船花、长春花等,丰富景观色彩;保留原有水杉林,并增大其面积,形成一片水杉林景观。水塘种植荷花,莲花、慈菇、菱角等水生植物。 

          ②、生态湿地及水鸟观赏区:利用现有鱼塘以及水库边低洼地改造成湿地,水域种植荷花、荇菜、茭白、莼菜、芦苇等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以及开花植物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处种植柳树、芦苇、水芋等,为水鸟提供栖身之地;陆上保留原有的柑橘、荔枝果林,增加人工蜂房等元素,造就一派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让久居大都市的人们亲近大自然,寻找野趣,体验水乡生活。 

          ③、竹林花径区:竹林区以原有主要青皮竹林为主调树种,增植各类竹子,丰富植物种类,为游人提供一片清幽的休憩空间。花径以开花植物为主要造景植物,营造四季皆有花可赏的景观。参考植物:串钱柳、水杉、凤凰木、黄槐、紫薇、桂花、山茶、杜鹃、彩叶大红花、黄连翘、九里香、美人蕉、鸢尾、莎草、香蒲。 

          ④、亲水活动区:以原有主要树种柠檬桉林为主,在木栈桥两旁补植低矮灌木丰富景观层次。以高大乔木分割各个野餐区域。此区内有荔枝古树七棵,应作重点保护,使其生长环境不受破坏。 

          ⑤、登山观赏区:以充分保留原有植被,加强其密度为原则,营造原生自然的植被景观。 

          ⑥、古香林寺景区:植物配植突出文物古迹的古朴风貌为原则,以常绿针叶阔叶树――马尾松、大叶相思为基调,适当点缀开花灌木,以烘托景点。 

    (5) 防火林带规划 

    在主要山岭线上设15米宽的防火林隔离带,把林区划分为大块,防止山火蔓延。防火林带种植防火树种――木荷。木荷在防火的同时还能防止松毛虫蔓延。 

    6    标识系统设计 

    标识牌形式、色彩、风格均与公园主题相结合,造型简洁,形式活泼,色彩鲜艳,平面设计感强,材料选用木、铝板、铁等,起到指示方位、提供简明信息的作用,其类型可分为: 

    ①、环境标志:在公园各主要出入口及主景区设置公园导游图,并标明游客当前的位置。 

    ②、名称标志:设置于园内各种游玩设施或植物上注明去其名称和功能或植物科属、学名、特征等。 

    ③、指示标志:在各景点、建筑附近和园路交叉口设置,起到导向作用。 

    ④、设施及警告示标志:设置在公园内各功能区域公共设施及可能发生危险的地带,起告示提醒的功能。 

    7 公共设施设计意向 

    ①、座椅系统:依据人的活动习惯及场所性进行布置,形式简洁古朴,色彩沉着,材料选用天然木、石材与金属; 

    ②、环卫系统 

    J 厕所:分布于各主景点处,服务半径约250米。厕所建筑形式简洁、轻巧,标识明显,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每个公厕建筑面积:42㎡。男厕:5个蹲位,小便器9个,约24㎡;女厕:7个蹲位,约18㎡; 

    K 垃圾箱:造型简洁、古朴,采用国际流行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公园内主园路原则上隔50m设一垃圾箱;园中次园路则隔80-100m设一垃圾箱;园中人流集中的主要活动区,根据相应的人流量增加垃圾箱设置;在较为清静的游览区中,因游人可能逗留休憩的时间比较长,仅在其园椅附近设有垃圾箱。 

   ③、照明系统 

    结合公园各景点的需要,分为园径高杆灯、低杆灯、草坪灯、景点泛光灯、指示系统灯。造型简洁、色彩为黑色或深灰色为佳,点缀装饰园林景色。 

    7、   生态与教育设计 

    古香林郊野公园设计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息放松身心的场所,还希望能通过生态示范区的设置,教育游人,为游人提供自然生态界的学习场所和体验空间,在整个公园内,我们设置了生态与教育的相关设施有: 

          ①、生态教育展馆; 

          ②、生态湿地示范区; 

          ③、桑基鱼塘农业示范区; 

          ④、生态果园; 

          ⑤、水鸟观察养殖区; 

          ⑥、自然探访路径; 

    ⑦、蜜蜂园; 

    ⑧、鸟类观察台等。 

    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平衡表 

    用 地 分 类 用地面积(㎡) 用地百分比(%) 

    建 筑 用 地      4,000 0.05 

    绿 化 用 地 8,473,000 94.14 

    道路广场用地     82,600 0.92 

    水       面    440,400 4.89 

    合       计 9,000,000 100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