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过去用以稳定污水污泥的一种过程。在传统上,一直是设计为单一的工艺反应器,加入污水污泥然后再从中排出消化污泥。曝气装置可定期关闭,使固体物沉淀和排出上清液,并使固体物停留时间超过消化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随着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被氧化而得以稳定,病原体也由于自然死亡而下降了。
按这种过去式样运行的好氧消化池,虽然有机物稳定了,但病原体分解差。而且由于通过硝化分解了碱度,使pH急剧下降。由于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冬天运行期间好氧池的温度也会下降。
最近,开发了几种改进好氧池的方案(Bailey和Daigger,1998;Daigger,et al.,1997)。其中有:予浓缩。污泥在投入消化池以前先进行浓缩。进料污泥的浓度为3~5%的固体。
分阶段运行。消化池 的运行方式或是连续池式的或是半间歇式的。
好氧/缺氧运行。传氧系统周期开关,曝气期间发生硝化反应,非曝气期间发生反硝化反应。
通过予浓缩减少污泥量,从而减少了为达到规定的SRT所需的消化池容积。
通过减少加入消化池的水量,把燃烧可生物降解固体物的热量用来加热消化池,以防止冬天的低温。经验告诉我们,冬天在消化池上加保温罩,可有效增加温度。注意,夏季气温高时,消化池自动加热不得超过35oC,以避免出现发泡和其他运行问题。可以加在消化池内一些未浓缩的污泥以及浓缩消化污泥来保持所要求的SRT.分阶段运行为推流创造了条件(推流反应器一贯比完全混合反应器有效),从而促进了消化和病原体的分解。当形成推流条件时,大大减少了病原体短路通过消化器的情况,可以更有效分解病原体。
周期性开、关传氧系统可产生反硝化作用。由于反硝化回收碱度而减少了碱的消耗量。用这种技术使pH保持中间值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是可能的。硝化反应产生的硝酸盐-氮被用来稳定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因而减少的能量需求,由于脱氮使每单位面积土地上施加的污泥量增多了。
5.5.3 先进的消化方案先进消化这个词指的是对传统的中温消化过程的各种改进,其中包括:两段,酸/气操作。中温与适温操作。予巴氏消毒法。好氧,自热适温予处理两段操作就是通过连续的消化池的运行把形成酸的厌氧消化步骤(酸相)与甲烷生成步骤(气相)分开。第一个消化池在低SRTs(HRTs)条件下运行,使颗粒物得以水解,和形成挥发酸,但只生成有限的甲烷。在第二段要有足够长的SRT(HRT)让甲烷微生物生长,从而把酸相中生成的挥发酸和气相中生成的挥发酸转化成甲烷气。该过程的优点如下:由于酸相消化池内形成的酸环境增强了水解作用,从而促进了颗粒物质的分解。促进了病原体的分解,一是因为消化池是分段的,二是因为酸相 消化池内形成的酸性条件造成病原体迅速钝化。减少了气相消化池内的发泡,因为造成发泡的物质(如有害微生物诺卡氏菌属)在酸相消化池内被水解了。
适温消化是把消化池内的温度保持在55oC左右,而中温消化的温度是35℃.适温消化的优点如下:由于温度较高,促进了病原体的钝化。提高了消化率,得以使用较低的SRT值。
但是可以看出适温条件下消化的污泥不如中温 条件下那么稳定,也比较臭。而且用机械脱水过程往往也不脱水。
予-巴氏消毒就是先把污泥加热到70℃并保持30分钟,然后投入到厌氧消化池。基本上与巴氏消毒牛奶差不多,这样做是为了让病原体完全钝化。产生了基本上没有病原体的污泥。
好氧自热适温予处理就是在常规中温厌氧消化之前利用高负荷ATAD装置预热污泥。这样,不需要机械加热设备。但是,ATAD予处理必须达到使下游中温厌氧消化最佳化的温度。
上述方案中,目前最为关心的是:适温酸相/中温气相(TA/MG)厌氧消化。中温酸相/中温气相(MA/MG)厌氧消化。
TA/MG增加了挥发酸的分解,使更多的病原体分解,并生产的产品非常稳定(因为最终段是中温消化)。为提高适温酸相消化池温度而增加的多余的热量可以回收,用以加热新进入的污泥。因而能量平衡是很合理的。MA/MG具有TA/MG的大多数优点,除此之外,系统的机械原理较简单。尚未得到回答的主要问题是酸相消化池的适温消化究竟能增加多少病原体的分解,导致更加复杂和增加少量运行成本是否值得。这是尚待回答的问题。
法被认为是常规消化池提高病原体分解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予巴氏消毒可以与两段酸相/气相消化池一起使用,以达到控制病原体和增进消化的目的。
美国和欧洲正在进行先进的消化方案的工作。中国应探索这两方面的经验,并把这些特点纳入今后的厌氧消化池设计中。
5.5.4 碱处理碱处理就是把各种碱性剂投入未经稳定的污泥中,以减少病原体和生物活度。已被采用的碱性剂有石灰、水泥窑微尘、和焚烧炉飞灰。必须加入大量水泥窑微尘和焚烧炉飞灰才能达到为控制原污泥中病原体所要求的pH值。然而,施加于酸性土壤时,污泥中的营养物和碱性物质都是有利于农业的。如果有足够量的碱性物质可用作工业副产品,以及当地是酸性土壤,则施加碱性物质将能提高生产率。所以,碱处理是一种可行而又成本有效的方案。
5.5.5 太阳能干化许多地方正在用太阳能干化消化和脱水污泥作为减少病原体的一种方法。例如,好氧消化可以被用来生物降解大多数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使污泥堆放不产生臭味。厌氧消化的污泥经过脱水,然后对方几个月让病原体死亡。污泥经干化可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已证明这是改进污泥质量备以后土地应用的极好方法。
5.5.6 污泥浓缩和脱水污泥浓缩和脱水方案在过去几年内没有很多变化。
过去几年没有采用新的污泥浓缩和脱水技术。然而,现有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带式浓缩和脱水以及离心机技术经常在改进。应经常注视这方面的变化以保证正在使用的是最有成本效益的技术。
6. 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的策略
6.1 前言本节论述的是工程和质量管理策略专家TOR的第5个论点。该论点是要开发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给排水服务的策略。所要论述的题目如下:。 私营和其他部门什么时候参与较为有利?。 在什么情况下中国的私营或其他部门愿意参与?。 如何鼓励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什么时候是有利的?
6.2 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的好处当私营和其他部门带来的正是中国内部或从事给排水服务的机构内部所缺乏的一种因素时,中国可以从这些部门参与给排水服务中获得好处。这些决定性的因素有:。 技术。 管理经验。 提出必要的各部分服务的能力。 提供短期资金技术涉及一系列因素,给水和排水运输,处理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知识一直到有效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当前,设备技术对中国尤为重要,因为有大量新的设施要建设。如果建设这些设施所需的设备可以在中国制造,则成本将大大降低,而且能迅速向中国人民提供现代化的给排水服务。其结果必然是改进了公共卫生,保持了可用水的资源,以及加强了环境保护。
管理技术包括全面管理全国的给排水项目和有效运作当地给排水公共事业的能力。没有有效的管理机构,就不能很快建设新的设施,那些建设的设施也得不到有效得运行和维护。
生产能力指的是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系统所需的全部构成,以便尽快提供给排水服务来满足需求。例如,中国及其给排水服务部门具有生产系统需要的全部构件,但是它们的能力还不足以按需要的速度提供给排水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私营和其他部门可以通过提供需求和居民容量之间的差异予以帮助。这是私营部门在包括给排水服务在内的所有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贯作用。
提供短期资金是必要的,使基本设施可按时得以实施。有时,短期资金可以由私营部门,由非政府机构,或由中国以外的政府机构提供。但是,重要的是要懂得,从长期来看,给排水服务的资金必须来自系统的用户。
6.3私营和其他部门在中国参与的利益私营部门的利益很简单。私营部门关注的是建立可行的和可盈利的商业企业。这种企业就性质来说将是长期的。如果经营机会是短期的,必定要从中得到较高的利润才能有一个合理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是达到经营目的以及为提供有关服务而运用各种手段所必须的。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能保证只要能提供满意的服务水平,就可获得长期经营的机会。从私营部门的前景来看,进行中的经营机会是有利可图的,而且只要向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还将继续下去。
私营部门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风险私营部门认识到风险是任何商业企业固有的,因此它开发和执行多种手段来减轻风险。私营部门一般不愿意承担它们无法控制的风险的义务和/或后果。总之,私营部门愿意担负它们能够控制的风险,但愿意解除与它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有关的风险……这里引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当私营部门负责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只要处理厂的负荷在设计值以内,它们愿意对处理厂的性能负责。但是如果污水流量和或污染物负荷超过设计值,私营部门是不愿意承担保证性能要求的责任的。因为达到合格性能要求所需要的行动不是私营部门所能控制的。
私营部门特别关心的是支付方面的风险。对提供的服务来说,如果不是预料中的合理支付,私营部门必须提高价格或寻求其他方法来缓解风险。因此,中国机构可以用来降低私营部门提供服务和产品成本的最好方法是,严格保证对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付款。
许多商人企图把私人承包商不能控制部分的责任转给其他承包商。其结果往往是私人承包商和承包机构都不满意。因为接受这种不公平合同条款的是能力差的私营企业,以至选择的私人承包商不可能按要求的质量提供服务和产品。
其他非政府机构和中国以外的政府等部门有各种其他的利益。这些利益往往是政治性的,可能与中国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也可能是有冲突的。有时,这些利益是经济性的—创造一种能获得长期经营机会的局面。因此对这种机构或政府的利益必须认真分析,以确定它们是否与中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6.4 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中国给排水服务的策略鼓励私营和其他部门参与中国给排水服务的策略有以下几个部分:明确限定当前中国给排水服务部门各组成部分的能力。确定能够协助加强限定各组成部分的总的。就私营部门参与的机会,对其他可选择的私营部门参与的样板进行考核。在分析可选择的样板时要记住,私营部门很重视有把握和有利可图的长期的商业机会。私营部门愿意承担它可以控制的风险,而不愿意承担其无法控制的风险。所以应该认真估量让私营部门负责什么,不负责什么,以及允许控制什么。按照有利于中国的原则和从私营部门前途看样板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实施各种试点计划,以研究上述样板对中国环境的适用性。对于出私营部门以外的一些部门的参与,采用类似的方法。在评价其他可选样板时,应分析这些部门的目的是否与中国的利益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谨慎进行,因为不存在一个成功的和长期的企业的基础。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