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角斗场内部,从那些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拱券结构中就会发现,现代体育场馆在形制上与之惟一不太相同的,就是中间少800米环行跑道、现代人与古罗马人一样对竞技有种由衷灼热爱,只不过竞技的范围更加广泛和文明。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表达这种热爱的重要途径,很多国家通过举办奥运会来展示国家的形象,促进经济繁荣,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竞技体育运动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维系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因此它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北京赢得了2008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奥运会不仅是一次国际性体育盛会,对于举办国尤其是举办城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该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发展均衡度。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有理由希望在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上充分考虑其是否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对待项目的上马应及其惨重。
考虑到北京城市轴线在历史演变中曾扮演过的不同角色,来梳理未来可能的走势:从永定门到现在的前门箭楼,轴线基本上是以交通功能为主,以后,箭楼至故宫,再到景山、钟楼、鼓楼一线是建筑、景观,空间轴线,也是整个中轴线中最为重要和优美的部分,其间,没有作为交通功能的段落存在;再以后,轴线继续北延至至四环,又是以交通功能为主,轴线两旁的建筑景观乏善可陈。这使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以故宫为中心的旧城轴线其实已经让现在的以交通功能主的轴线中断了,而轴线最精彩的段落恰恰在故宫这一段,作为重要景观意义存在的段落却没有在它的前后得到延伸,整个轴线的空间性质支离破碎,继续延长这条轴线的意义值得商榷。因此,我们认为,从四环往北,轴线的性质应该由交通功能逐渐转化为景观功能,最后回归自然消失在森林之中,完成它的涅磐之行。
此外,使轴线结束还有基于城市发展角度考虑的原因,从北京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北部发展迅速、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布局集中,商业服务也很发达,而南部发展长期滞后,与北部形成强烈反差,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比赛主场地选在了北京的北部、现在北辰集团所在地,由于比赛所需的大量服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兴建,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现在极为完善的居住、商业、娱乐、服务综合体系;那么作为另一个更大的契机,奥运会的举办必将又一次使北部亚运村至新建奥运村一段,以中轴线延长线为半径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并会由此辐射周围区域获得较大发展,其直接结果是北京的南北差距将进一步被拉大,北京城市头重脚轻的畸形格局被再次强化,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城市来说,果然不是很合理的做法。那么,我们将中轴线结束在森林里,一方面希望北部的发展由于轴线的消失而失去依托,其规模可以理性地控制在目前的五环以内,而不是无限制地疯长;另一方面,如最将来南部的发展与北部具有可比性,并且根据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从空间角度找回这条轴线,延续城市结构的神话。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