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综合辅导: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来源:优易学  2011-11-17 10:32:3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内容提要:从八十年代中国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社会工作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发展,其发展有着本身的特点,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使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不断成熟,而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社会工作发展契机本土化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短暂的,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的;而另一方面,实践意义的社会工作其历史是十分久远的。自八十年代我国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社会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然这有其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使其不断成熟并走出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工作毕竟终归还是需要本土化的。以下一一论述。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发展过程,以下分三个阶段论述:
  (一)1949年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大总统之下设立十个部,其中内务部主管民政和社会福利事务,这表明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观念,1928年国民党政府上台后,社立了社会部,负责社会福利事务,在成立初期及30年代,该部制定和颁布了社会行政制度和社会福利法规等文件,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部也开展了一些救济和收容工作。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一批欧美留学生和爱国人士回国后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带回了中国,不少大学里开展社会工作教育。
  (二)1949年至80年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949年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整个国家被高度组织起来,形成集中管理体制,这时期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但实践意义的社会工作还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部门和社会机构中的,这是一种由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同时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也承担了部分的社会工作。
  (三)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987年国家民政部为了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1988年国家教委先批准了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1991年7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这可视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或教育)的开端。
  二、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契机
  任何事物要想得到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必须有适应其的基础,同理社会工作是专为和、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的,而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可以从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两个方面去分析。
  中国社会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其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作为道德哲学被汉以后的统治者接受,并以之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伦理社会体系,它以社会为本位,将人视为关系中人、伦理人,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仁”。由于历代统治者对儒家学说的认同,并以制度为手段予以强化,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殊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要求个体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反省自我,个人以道德上的主动性与“仁”的标准相对照,检视自己的行为。这种规约自我,顺应社会的道德原则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天然基础。同时,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套特殊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在中国,除了具有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文化基础外,还有着深厚的现实社会基础。首先,家族关系作为一种牢固社会支持网络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工作的功能,即家庭治疗功能,表现为家庭是中国人抵御社会问题的第一道防御机制。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一种以家庭结构为比拟的结构形式,所以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比拟为家族伦理关系,在当今中国农村更是如此。
  而中国在1949年以后对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使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社会网络,到目前为止,政府仍然掌握着几乎全部解决社会问题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所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还必须依托于这个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网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可供利用的推展渠道。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了商品经济改造的过程,在商品经济体制中,社会更需要一个有效的社会调节机制,以修正市场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有的一体化的国家福利体制,而又没有其他安全措施可以构建,这就产生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空间,更何况目前我国已经发现日益严重的老人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存在在长期的贫困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和失业问题,这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在西方社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也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由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已有十来年的历史,无论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具体课程的安排,也大多以沿袭西方经验为主,在中国应将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体系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
  中国有着自身的传统文化,而且很多文化传统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有可能与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相符合,也可能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这也直接制约着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同时,中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体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体制还没有形成。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因为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也就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社会调节机制,需要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因此,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必须是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成果的前提下,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中的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因素和经验,建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实务体系。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我国未来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对于其未来发展应该坚持以下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我国将来的社会工作要突出强有力的社会管理的优势,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来控制、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各种社会人际关系,规划社会发展和社会工作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高效的社会管理系统,是我们进行社会服务优势之所在。管理就是服务,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结合将是形成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势之所在。
  (二)社会化发展。我国社会工作具有相关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居(村)民委员会及其他群众组织分工协作的特点,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具有相当好的群众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作、社会服务事业需要公众的参与,必须继续发动群众参加各项社会服务工作。
  (三)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活力之所在,提高专业化水平一是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恢复于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必须进一步通过量的扩充和质的提高加以发展,以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社会工作者;二是制定专业化服务的标准,促使社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尽快提高到专业化的水平,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结合。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还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工业化国家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研究起步早于我国,不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可能发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起步晚的后发优势,迅速赶上国际社会工作的先进水平。
  总之,我国的社会工作有着自身的特色,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有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工作是大有作为的。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综合辅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