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讲义: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来源:优易学  2011-7-31 11:10:5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第四节介入
  ——实施服务计划
  考纲要求:
  n介入的分类
  n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n一、介入的分类
  n(一)什么是介入
  n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n(二)介入的分类
  n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n1、直接介入
  n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n2、间接介入
  n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它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性工作实务。
  n3、综合介入
  n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介入的策略构成了将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接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是对各种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n(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n(二)个别化
  n(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n(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n(五)瞄准服务目标
  n(六)考虑经济效益
  介入
  n介入,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服务目标的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第五节评估
  ——对工作成效的检验
  n考纲要求
  n评估的目的
  n评估的方法
  n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案例:
  nZ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展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在火车站广场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宣传、咨询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绘画工具,吸引他们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在友好、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娱乐,向他们宣传儿童权利,彼此建立信任感,并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决定,及时地发现求助对象,及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这种介入模式是否实现了维护儿童权利的目标呢?这种介入模式的效果如何?
  案例
  n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心从下面三个方面对“流浪儿童救助”项目进行了检查和总结:
  n第一,考察该工作的目标定位问题;
  n第二,考察该工作方法及所开展的工作;
  n第三,考察街头救助工作的效果。
  n通过系统地汇总资料、总结工作过程所运用的方法,检查介入成果与介入目标的匹配程度,中心的工作者们将前一阶的工作经验做了进一步提升,总结出了介入工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也找出了介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
  一、评估的目的
  n(一)什么是评估
  n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n(一)评估的目的
  n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n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n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n(三)评估的类型
  n1、过程评估
  n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n2、结果评估
  n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n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
  二、评估的方法
  n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
  n(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n大致包括三种手段:(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n(二)基线测量评估
  n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
  n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n2、应用范围
  n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n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4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情绪打9分。
  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n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n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n4、要切合实际需要
  第六节结案
  ——完成服务,助人关系的结束
  n考纲要求:
  n结案的任务
  n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一、什么时候可以结案
  n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n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二、结案的类型
  n1.目标达成的结案。
  n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n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n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三、结案的主要任务
  n1、总结工作(完成评估,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机构,处理服务对象情绪)
  n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n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包括转介)
  n4、撰写结案记录
  四、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n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一种状况的结束和另一种新经验的开始。服务对象在这个阶段可能出现两极情感反应,即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产生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充满兴奋、希望和成就等正面情绪。
  n(一)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n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强化正面反应,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情绪反应。
  n(二)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n常见的负面反应包括:
  n1.否认——不愿意承认已经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2.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3.依赖——对工作者过分依靠。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5.愤怒——表现为对龚自珍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6.讨价还价——当发现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n(三)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n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n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n3.在结案阶段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
  n4.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的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综合辅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