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一家刚刚成立的网络公司的编辑,也很有幸能与这家刚刚诞生的公司一起从风雨中走来。两年时间,我见证了它的成长,也体味着自己的成长。
与很多流行的网络公司不同,这家公司的对编辑的要求并没有多少技术性,这也是我得以进这家公司的一个小小原因吧。在这里,文字编辑不需要会那些乱七八糟的编程语言,只需要对通讯社或各大网络的新闻进行编辑整合。相应的,降低对编程技术要求的同时,对稿件编辑的要求则会更高。
在进这家公司前,我在几家报社实习过,感觉能用得上的东西很少。在公司刚成立时,集体培训了三个月,这段时间里,公司老总天天教怎么改稿子。听说华尔街日报也会对新员工进行此类的培训,以求新闻规格的统一性。
由于是新成立的公司,名气远不如向个门户网站,在编辑稿件时,上面很强调稿件的差异性与新闻的重要性。如何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寻找差异,考验编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差异性是一个后起网络公司通向成功而又能避开门户网站的一条捷径。
由于有了这个思想为前提,单纯的粘贴与复制在这家公司是被禁止的,通过实践,同一个新闻,同一个稿件,通过编辑的观察与整合,可以达到远远比单纯报道新闻本身更大的效果。
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发挥这种巨大的力量,让它变成数据上的点击量,就要看编辑的个人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新闻事件的洞察力和对文字整合的熟练度。通过同一个新闻事件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然后告诉读者,我认为这才是编辑最大的乐趣。
以前总听人说,传统媒体一休假,网站就会出现稿荒。我认为这只是网站的初级阶段,大新闻并不是每天都有,如何从小新闻中寻找价值,才是常态的思维。
不是很清楚现在国内有多少家网站在走这样的道路,现在我在的这家公司全球排名3000左右,我不知道这对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编辑才五十多人的网络公司意味着什么,但我相信,这会是网络公司的一个大趋势,如果这家公司希望做大的话。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