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让企业的ISO体系开花结果
来源:优易学  2011-12-4 13:01:2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很多企业都在推行ISO9000/14000标准化管理体系,但是据了解其中不少企业也仅仅只是为了哪一张证书而已,好像是通过了ISO管理体系就表明了企业具有了一定的身份,这样向外界推介企业、产品、品牌时就有了一张王牌,基于这样的心理预期,很多企业在ISO9000/14000体系管理上走形式主义搞表面文章。每年都要花费高额成本维护体系运行,仅仅只是为了每年通过审查机构的外审而继续获得证书,即时在审核时被外审机构揪出问题,也要想方设法摆平外审人员,一般都很凑效,也都能顺利拿到认证资格。这大概是目前的企业推行ISO9000/ISO14000的普遍现状,这种消极应付和形式主义其实会对公司管理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也进而冲击到企业文化。人们永远不是听你所说的,而是要看你实际做的,你把自己企业口头标榜成如何要管理标准化,而在推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时又大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这种“造假”文化必然影响企业员工的心态、思想和行为,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蔓延的,本来管理者认为只是应付ISO9000审核而已,可长期的后果是员工们会习惯性地认为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这些东西都是形式化,只是为了应付外审,即时某项程序或管理办法和我们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可能还会深受其错误思想意识习惯毒害,毫无意识地受文化影响而说一套做一套。
  ISO体系思想精神是“写你所说,做你所写”,其管理体系应该是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一种很好参考,运用ISO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应该也是非常有效的,它为企业营运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框架和管理机制。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管理手册(提供组织结构、管理框架、方针政策、职能职权),程序文件(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办法和作业指导书(细化管理流程,并分解到实际作业的标准化)、表单记录(工作执行和记录跟踪),这个体系的理论架构就是一套很好的管理模式。如果企业认同这一点,把它真正当作一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实施,而不是应付外审机构审查,效果应该会发生质的变化。
  笔者经历企业的情况也不例外,而本人也没能独善其身,随波逐流地在ISO9000/14000体系上疲于应付弄虚作假,显然这也是深受文化的影响。经历了足够多的反思,也觉得我个人和很多企业很有必要在这个错误意识和行为上进行纠正,我个人经历的一些错误认识有:(1)思想上没有足够认识,自以为搞ISO体系管理就是为了拿张证书;(2)每次内审外审时都是疲于应付,能过关就好的心态;(3)日常没有持续将改善工作及时予以标准化,没有形成书面文件而不能保障改善成果移植和传承;(4)会签程序文件仅是签签字而已,而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审查;(5)写程序文件时经常是规避主义,不具体明确化一些内容,怕“查”,查起来又可能没有做到,少写一点就少一点麻烦的心态;(6)工作出现问题,检讨时没有对文件体系检讨;(7)发行文件后文员立即就进行了归档而石沉大海,或者部门人员进行传阅,这个传阅的过程也是值得怀疑的,大家认真阅读学习了吗?(8)新人入职时,主管一般都让其看程序文件,可是这些文件确实能让一个新手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事吗?没有审查这些文件的可操作性;(9)在处理事情时过于按自己的主观想法,也不知道在哪个文件中有规范,不能利用组织的经验;等等。看起来中毒还是很深的,对于目前不少企业这种病入膏肓状态,我们应该对ISO体系管理进行系统的梳理,运用系统的方法才能逐渐治愈这种ISO体系造假的毒瘤。
  一、思想意识的彻底转变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如果在思想上不端正,后面无论如何努力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要利用思想的动力,而不能让其成为阻力。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思想上都要进行根本的转变,需要做到:
  1、ISO体系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管理模式方法,而不能仅仅当成是为了拿一纸证书,证书固然重要但代替不了企业的根本能力,就像我们对于学历教育的批评,文凭学历不等于能力。
  2、既然投入就需回报。企业是比较功利化的,既然付出了成本就要有回报,这一观念是很多企业所奉行的,既然这样,维护ISO体系就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从成本回报角度,那企业也应该要求产生效益。
  3、一旦投入ISO体系,不论是我们目的何在,我们都采取了行动。既然都已经行动了,与其被动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取得效益,既然拿证书的目的逼着我们下这个表面功夫,还不如我们将这个表面功夫真正利用起来。
  4、各阶层管理人员必须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后,在行动上也要有足够重视,要表现出公司重塑ISO体系管理的决心信心,在各种会议上要加强宣导,特别是高阶管理者更要树立决心,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不能以身试法违规操作,树立好榜样。
  5、公司管理层要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让ISO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环境下良性运行,每位员工都愿意在这个管理环境和激励机制下利用工作平台去发展发挥自己,关心企业发展,自觉运用企业的管理体系来维护好企业的良性发展。
  6、规范体系管理这一工作的管理,这项工作不能简单归给文控中心,文控中心在整个公司管理中的地位还不够,应该由负责制定监督公司管理系统的单位来承担这一职能,以保障管理力度。而文控只能担当起它的本质职能工作——文件控制管理,这只是ISO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个管理部门要负责整个ISO体系的建设、维护和评估,要做好这一工作,就要好好领会文中内容。
  7、进行宣导工作。搞体系决不是管理部门的事情,也决不是文控中心或者品质部的事情,是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位员工的事,要颠覆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需要加强宣传学习,包括专题演讲、资料学习、标杆学习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每个职能部门更是要把这项工作排上日程,要一点一点去做,逐步改变部门人员的旧有思想。

  8、加强各部门管理系统建设。各部门要将ISO管理体系深入人心,各部门管理人员自觉利用这一管理方法加强部门内部管理,让其成为推动部门工作的有力保障。
  9、建立推行激励措施,这种激励不能是那种做好了就讲做不好就处罚的简单方法,我一向不主张这种胡萝卜大棒政策,如果人有这么简单那就好了。我们应该要引导人的内心思想,激发其潜能,让他们真正地去接受一个新事物,主动运用到工作中去,同时鼓励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激励措施不能与期望的企业文化相背离。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