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欣赏:佛坪县山乡风情
来源:优易学  2011-6-23 13:06:5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清晨,太阳刚刚露脸,家家户户皆已吃过早饭,青壮年男人荷锄上坡,去耕种那大大小小的希望;小孩们背着书包去几里外的小学念书;家中的老者和女人,各自也有一份活计。媳妇姑娘,身穿红花衣裳,腰问系着围裙,或洗涮锅碗,扫地抹灰,挑水劈柴,剁猪草喂猪,撒食喂鸡,或者浆洗衣物,薅刨菜园地;老婆婆穿着满襟蓝衣,花白的头发束在脑后,挽作团状,用银簪别住,保持着山村妇女特有的服饰装束,虽然上了岁数,却还在翻晒谷米,或翻拆旧衣物,粘做鞋底、鞋垫,或者摇着纺车,嗡嗡地纺线;老汉头缠布帕,着宽袖衣裳和大裆裤,嘴里含着烟锅,叭嗒叭嗒地吃旱烟,一边搓牛缰绳之类的绳具,或者坐在于檐上,编织草鞋,或是修现背篓、竹笼之列的用品。太阳越过房前的竹木枝梢,升得很高了。阳光下,鸡在院坝咕咕咕地转悠,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靠近谷米晒席时,“得”地一下跳将上去,极快地啄食数口,埋头做活的老汉、老婆婆发现了,挥着手臂,“少---食……少——食”地吆喝几声,鸡则俏皮地拍拍翅膀,扑棱棱地飞跑了;猪大约是吃饱了,酣酣地卧在圈里,舒服得发出哼哼声;黄牛呆立在牛棚前,喀嚓喀嚓地反刍着草料;狗总跟在媳妇或姑娘后面,摇头摆尾,亦步亦趋,来来回回地往返于屋内外;猫咪闲不住,或爬支着晾衣竿的木桩,或见到飘飘忽忽飞舞的蝴蝶,一跳一窜地去捕捉,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却老是捉不到,似乎没有捉到蝴蝶,有失捕捉英雄的本色与体面,极懊恼的模样,喵呜喵呜地直叫唤……渐渐地,长长的日影划过屋脊,太阳西斜了,天色暗了下来。小孩们放学回家了,搁下书包,便逗狗玩耍,家产顿时热闹起来;姑娘媳妇淘米洗菜,开始做晚饭,房舍上飘着袅!袅的炊烟;老汉、老婆婆,将院坝里的一应物品,收捡到屋里去。不多久,天空飘下薄薄的暮纱,晚风进了山村,轻轻地吹拂,芭蕉摇曳着长扇一样的绿叶,月月红散发出缕缕清香。男人们沿着蚯蚓般的坡路归来时,或扛一根丈多长的棒棒柴,或扛一大捆干树桠,或背满满一背篓猪草,走到院坝,放下负重之物,“吁”地长出一口气,疲惫地进门,坐在火塘边喝茶歇息,火塘上的吊罐,咕嘟咕嘟地响。
  暮色渐浓的时候,家家大门里亮起灯光,映照着堂屋里的陈设。正面墙上,是神榜和神龛,每家的神榜,皆由阴阳先生选择二十八宿中的值日吉星和黄道日,焚香“请神”,用黄、红、绿三色纸,写成对联粘贴在墙正中,以金箔纸剪成花边嵌在周围,对联的内容不尽一致,相册的是,居中均为“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庄严而肃穆。神榜下方,横支一块尺余宽的平整木板,上置香炉、铜灯,此乃神龛,农历初一、十五及年节,家户人点灯上香,敬奉神榜上的列位“神灵”,认为神灵会保佑家人,无病无灾,事事如意,此等习俗,由来已久。屋中央摆一张大方桌,几长板凳,土漆罩面,乌黑发亮,家人就餐,招待宾朋,商议家中大事,皆在这里进行。人神共处,举头三尺有神灵,堂屋是一个家庭的神圣之地。饭菜飘香,媳妇姑娘将碟碟碗碗端进堂屋,依次摆上大方桌,晚餐开始了。即位就餐,坐次有讲究,若是坐错了地方,则被视为没礼节。如有外人,称之为“客”,主人必请客人人上位,客一般不去就坐。而是请在场人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就上位。何为上位?人们以桌面的木纹为标准,横木纹与神龛平行且靠神龛的那一方,即是上位,所以有“横木为上”之说。上位对面的地方乃下位,是小辈人坐的位置,可以随便坐。左右两方,多是中年人同辈分者的坐位。晚餐较为丰盛,主食或是“金银饭”(包谷米和大米做成的干饭),或是“洋芋蒸饭”,或是“菜豆腐”,或是“麦面鱼鱼”,菜肴多是“酸辣洋芋丝”、“酸辣豆腐干”、“酸辣粉皮”、“酸辣鱼”、“酸菜炒腊肉”、“香菇木耳炖肉”等等,满满一桌。酸辣是人们的嗜好之一,“一顿不吃辣,喉咙虫虫爬”,“三天不吃酸,腿杆打闪闪”。吃肉是嗜好之二,吃法独具特点,无论是煮、蒸、炖、炒腊肉,肉块都切得大而厚,称为“杠子肉”、“木梳肉”,尤其是“过桥肉”,肉片两端可搭在碗边上,每块肉足有二两重,外地人常常是望而生畏,吓得不敢动筷于,当地人却吃得津津有味,相当过瘾,且有“三天不动荤,说话没精神”的顺口溜。酒是必不可少的,家产人以包谷作原料,自己酿酒,存于酒坛内,经久不坏,醇香绵甜,人称“土茅台”。家中来客,餐餐有酒;即便没有客人, 自家人也是要喝的,嗜酒成瘾者,每天早餐亦喝,美其名曰:“早酒三盅,一天的威风”。大多数人,则喜欢在晚餐时喝,一是时间充裕,可以慢慢地喝,品出酒的滋味,酒的情致,酒的意境;二是晚上喝酒,有助于睡眠,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一天的疲劳,以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去迎接那新的一个日子。
  晚餐过后,月亮已升起了,高高地挂在山巅上,洒下水一般清澈柔润的光华,山峰、沟壑、树木、房舍和篱笆,全浸在淡淡的月色里,空气也被染上了些许凉意,微风中充满了甜润芬芳的气息,夜莺在光影深处呜叫,山村显得宁静、神秘而清丽。这时节,小孩们三三两两地在院坝里玩,扬着“盖盖头”望月亮,来来回回地走动,一边走一边说: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
  笆篓提到大门口,三个大姐来梳头。
  大姐梳的金花头,二姐梳的银花头,
  只有三姐不会梳,梳了个狮子滚绣球……
  大人们兴许白天太累,或是有几分醉意,反正要睡了,于是喊叫“狗娃”、“黑蛋”一类的乳名,小孩们闻声答应,各自进了屋,家家户户的大门,吱呀两声,陆续关闭了。月亮空潆地浮在天中,星星慵倦地眨巴着眼睛,清芬的夜风,呼吸一般地轻吹着,山村了无声息,融进山野巨大的静谧中,深深沉入那古老而平缓的梦境里。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