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江西渼陂古村讲解词
来源:优易学  2011-12-17 11:06: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10月3日晚,攻打吉安战斗打响,红四军从螺子山下首先向北门发起进攻。4日凌晨,红三军和红十二军从神冈山一翼向城南攻击,红二十军由真君山正面佯攻,赣西南各县区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十万余人,分别在红军各部配合作战,另有一部分武装则在赣江东岸,禾河南岸摆开战场。战斗持续到夜晚9时,红军从三面攻进城中,邓英等守敌看大事不好,趁黑夜乘船向北逃窜。我方部队追击至江中,截获4条敌船,俘敌220人。5日,红军和十万工农浩浩荡荡开进吉安城。吉安万人空巷,市民们载歌载舞迎接红军。
  毛泽东以充满激情的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吉安的占领,是赣西南军民伟大的创举,它对于发展红色区域,完成赣江中部队和南部的赤化,推动中央苏维埃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7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宣告成立。这是成立之初在吉安市的驻地。这是迁来陂头的驻地。
  省苏维埃政府建立后,赣西南各地普遍建立了政权机关,党、团组织和群众组织更加健全。这是苏区时期留下的部分印章。
人民群众精神振奋,男女老幼几乎没有不会唱红色歌曲的。《苏区景》是其中一首(曲调和歌词都是当时的,曲调套用《苏州景》)。
  万木霜天红烂漫。“二七会议”以后,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二七会议”前,赣西南红色区域仅有17个区和周边一些山区,有组织的群众约150万人。1930年底,红色区域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省苏维埃管辖了三十多个县,北自袁水,南达寻邬,东西横贯,红了半个江西,拥有组织的群众400万人。此后,赣西南根据地融入了中央根据地,广大军民在这块红土地上开展了反“围剿”斗争,主力红军长征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历经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毛泽东旧居
  这座房子不仅是主席的旧居也是一座典型的民居,前面是主席的会客厅,当时主席在这里接待了很多热血青年,左边这间是主席的卧室,里面所摆设的都是主席用过的东西。其实主席选中这个地方作为他的旧居,真正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书斋,整个建筑构造象一张古床,上面那些“贴花”是其它古村很难得一见的,均由竹片一片一片粘上去的保存到现在都完好无损,当时主席就在这跟老百姓交流,真正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墙上的这幅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主席最喜欢这幅对联,它也恰恰反映了主席的革命生涯,据说,后来主席把这幅对联着带到中南海去了。
  渼陂古村将军馆
  渼陂古村古树常青,富水长流,从这个方圆才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走出了四位将军,两位中将,两位少将。
  中国第一个王牌军——38军军长梁兴初中将,是一位英勇的虎将,把一生献给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场,可谓是战功赫赫,这位是38军政委梁必业中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革命以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是党指挥枪的楷模;这位是文武双全的原兰州军区副政委,梁仁芥少将,这副照片是其晚年支农修水利时留下的,这三位将军都是55年第一批授衔的,而且都是受当时在这里召开的著名的“二.七”会议和红军活动的影响,同年参加红军,投身革命,又在55年同时授衔,这在全国颇为罕见的,还有一位是2000年授衔的少将——梁必骎,现供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是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按我们当地的辈份,兴初最大,必业、必骎次之,仁芥最小,四位将军的情况:
  梁兴初,1913年出生,投身革命以来,参加并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场胜仗——平型关大捷。抗美援朝时任38军军长,在二次战役中,围歼了美军24000人,受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嘉奖,称“38军万岁!”从此38军被称为“万岁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中。有毛泽东接见梁兴初时的照片,这是1957年毛泽东签署的授勋命令,梁兴初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铁匠学徒”到“红军战士”,梁兴初少年时期就是渼陂古街的一名学徒,他打了三年铁,据后来他回忆说,就是这三年的打铁生涯,才铸就他钢铁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343旅685团三营营长的梁兴初。这是1942年,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与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一一五师教导五旅旅长梁兴初的合影,有用过的望远镜。这是他63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梁兴初,看望广州部队参加比武的代表,这是74年下放时的全家福,这是55年的授衔照,这幅照片反映的是辽沈战役中正在进攻的梁兴初所部,之后即改编为38军(东北一纵队)(其他照片据实介绍或让游客自看),这是他在重返黑山阻击战“一0一”高地时与战友杨大义,贺庆积的合影,黑山阻击战中,梁兴初率十万大军的进犯,战斗最激烈的“一0一”高地,平均每平方米落下一颗炮弹。山头削低了两米,成了“九九”高地,这场战役被拍成电影而家喻户晓。
  有1964年,梁兴初与母亲,夫人在广州的合影。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兴初踊跃报名要求入朝参战,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打了许多漂亮的大胜仗,尤以38军屡建奇功,在二次战役中,奇袭武陵桥,穿插三所里,血战松骨峰,全歼了三倍于我的现代化装备的“联合国军”,打出了军威,国威!受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嘉奖,这有电文原稿,正当参谋拿电文要出去发时,又被彭总叫了回来,在文稿后面加了这句话:“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从此,38军被誉为“万岁军”,“万岁军”这个殊荣在这军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几幅图片反映的是彭总起草电文和授“万岁军”锦旗时的情景,在嘉奖的鼓励下,战士们愈战愈勇,直到美国侵略者乖乖地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梁兴初将军以打恶仗,硬仗著名,很多部队邀请他为战士讲解战术。,这四幅照片反映了梁兴初征战沙场五十余载,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九次负重伤,去世时身上仍有四个弹皮没有取出。
  梁仁芥
  1912年出生,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第一军政委,主要任务是帮助朝鲜人民战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原兰州军区副政委,他是一位“政治委员”型的战斗指挥者,同时随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又非常重视发展当地农业生产。这有1953年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叔倒孙三人合影。他们三人的关系在部队广为传颂,成为一段佳话。
  (第一幅图):这里反映的是梁仁芥在甘肃省古浪县腾格里沙漠为村民找水的情景,最后在1975年11月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
  (第二幅图):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科长时,常带领战士垦荒田,维持了大后方的经济命脉。
  (第三幅图):这里反映的是梁将军60岁那年,在支农兴修水利工地上挥镐,好象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第四幅图):反映的是梁仁芥经常利用部队空闲时间与当地干群畅谈地方发展大计,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展框有梁仁芥将军荣获的勋章。
  梁必业
  1916年出生,2002年重阳节这天逝世。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38军政委,当时军长就是兴初,叔侄俩共同领导一支军队,人称“梁梁部队”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党指挥枪的带头人”这有1993年江泽民在军事科学院接见他的照片,梁必业在中顾委时题写的“正风倡廉,拒腐防变”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要做的。从他给侄子的亲笔信中可以看出。
梁必业的母亲刘年彩,是一位深受梁必业敬仰的伟大的母亲,革命的母亲,1930年,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来到陂头后,受红军的影响,她同时把丈夫梁兴教和儿子梁必业(当时才14岁)送到部队当红军,因为同在红四军,两父子经常在工作中见面,但很少说话,不幸的是,1932年梁必业随红四军打下漳州后,接到梁仁芥一封信,说他父亲1931年10月就病逝了,这位伟大的母亲一直在家,怀念儿子,支持儿子的革命活动,直到1971年病逝在陂头。她和丈夫梁兴教烈士合葬在青东公路旁。
  “梅开二度”的政治部副主任
  文革时期,一切都被颠倒了,军务院校的教学工作也未能幸免于难,梁必业也戴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但是梁必业仍努力地执行党中央布置的教学任务,梁必业非常重视军队的军备训练,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以适应国内国际新形势,“四人帮”垮台后,梁必业担任更重要的工作,1985年在中共全代会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过花的他还经常为军事院校作报告。2002年九九重阳节那天,梁必业将军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
  梁必骎
  1939年出生,现供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2000年授予少将军衔,是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博士生导师,无论在部队,院校还是科研机关,一直注目于军事思想研究,他从小就有扎实的学习基础,1951年夏以全区会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陂头中学,1957年夏毕业于吉安高级中学(白鹭洲中学)并考入西安航空学院,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我们从他少年时写的日记可以看出(摘念日记)。他创建了完整的军事哲学学科体系,(指着展框)这些是他的部分著作,在《高技术战争哲理》一书中,他提出部队要精兵强兵的战略思想,被江泽民采纳并很快贯彻到各部队。因此,梁必骎将军经常被邀请到各部队,军事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89年、93年、94年……的照片反映梁必骎将军各个时期与战友家属的合影。梁必骎将军无论走到哪里,难以忘记的对家乡的那份情愫。他曾于2003年10月7日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写下了《长相思。陂》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深厚的感情:赣水流,富水流,岸边云樟古村悠,青山伴沃洲;少思眸,老思眸,志求文承永慕楼,前程人更优。
  古街悠悠
  古街全长900米,建于明朝,是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这里我们可以从万寿宫看到当时的繁华景象。万寿宫无论规模、形式在江南乡村都是首屈一指的。宫内设有赌场、夜市、戏台等等,是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街上路灯通宵达旦,人如潮涌。常有戏班登台演出,好一派兴旺发达景象。万寿宫前院两则拱门上“天不夜”“月常明”是当时陂头街真实的写照,享有“小南京”的美称。这枚铜钱图案位于万寿宫的正门前的地面上,意为祈盼兴旺发达,财源滚滚。从这幅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古街保存得十分完整,保存最为完整的大概有600多米,古街现保存完好的店铺有108家。从这些店号中我们可以看出古街当时主要以经营粮食、药材、木材、布匹等为主的。从对面的这些古店号牌就可以看出当时古街的繁华。“协安庄”位于朱德旧居旁的一个小店,它以经营五谷粮为主。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