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展室 中国GCD七届二中全会
本展室主要介绍决战之后和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情况。
辽沈、淮海、平津大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又玩弄起假和谈阴谋,1949年发表了元旦文告--"求和声明"。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主席为新华社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又连续发表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等重要文章,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刻揭露了蒋介石的假和谈阴谋,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得到了亿万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的拥护和支持。蒋介石不接受和谈条件。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2月上旬,李宗仁在上海组织了以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邵力子(以私人资格参加)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经北平、石家庄,于22日来到西柏坡。随同前来的还有傅作义、邓宝珊两将军。他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同他们就和平谈判、南北通航通邮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受斯大林派遣到达西柏坡,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他,并就中国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欢迎。同时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华南分局、香港工委等积极作好安排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的工作。
1949年初,这些民主人士及在其他地方的民主人士先后到达北平,开始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27位代表先后发了言。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都作了重要讲话。
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会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分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会议作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毛泽东还为会议作了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结论的一部分。
全会通过了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及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并决定召开新政协,成立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七届二中全会还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人民日报》等宣传媒介作了广泛的报道。此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这些著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以后的建设事业中起到了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第八展室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的有关情况。
1949年3月23日,七届二次中全会结束后十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经灵寿、唐县涉闾村、保定、涿县于25日迁至北平。
当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了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阅兵式结束后,毛泽东同前来欢迎的民主人士合影留念。
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国共和谈在北平正式开始,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在谈判会上讲话(照片)。通过半个月的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其后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上海、杭州、广州、昆明、西安等除台湾和香港以外的城市和地区。
1949年5月4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青年联合会,毛主席在香山驻地接见了青年代表。
1949年3月24日,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北平开会。会议决定成立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各界妇女代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及《共同纲领》,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九展室 难忘的岁月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生活照片。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普通而静谧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广为传诵的佳话。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间,中央领导人、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的生活剪影。
1948年秋,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小憩(照片),毛泽东在西柏坡还为"人民日报"、"人民邮电"等报刊题字。毛泽东和他的女儿李讷、朱德和康克清、刘少奇和王光美、周恩来和邓颖超、任弼时一家人、董必武和何莲芝等在西柏坡(照片)。
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村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滹沱河两岸一片金黄,毛主席教西柏坡的乡亲们插秧种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油画)。
通过任弼时同志曾经使用过的帆布箱,董老使用过的棉被,当年中央机关用来盛饭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当年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一代精英荟集在西柏坡,畅谈建国大计,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多次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亲切交谈(照片一组)。
工作之余的周恩来、彭德怀(照片)和当年的工作人员韩桂馨、蒋英、魏兰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非常关心,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48年5月,中央机关在西柏坡附近的霍宾台村举办文化学习实习班,首长们将身边没文化的警卫战士送去学习,临走时,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别在他们的日本记本中写了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奋斗,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题词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文照)。毛主席还请战士们一起吃饭,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照片)。
1949年2月,陈云同志从沈阳经北平专程来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油画)。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第十展室 历史不会忘记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知名人士到西柏坡的情况。
西柏坡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广大观众。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600多万人次,他们中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社会各界人士、青少年学生和国际友人。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来到西柏坡(照片),视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的陈列展览,并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6日,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曾庆红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各位朋友,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和西柏坡纪念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体系。现在除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之外,又陆续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西柏坡湖等十余处融教育于观光揽胜的好去处。钱其琛曾赞誉西柏坡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