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留学生在自己的国家打好外语基础比较现实
来源:优易学  2011-4-7 20:26: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今天在网上碰到久违的大学同学Kim。虽然已经毕业多年,而且身为韩国最大的船运公司的销售课长,Kim还是喜欢用学生时代的口吻自嘲,还不断开我玩笑。我说:“你的中文还是那么好啊!”他说:“你别拍我马屁了!”即使隔着屏幕我也可以想象他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Kim的中文非常好,HSK考到十级不说(应该是最高级了吧~~),甚至可以纠正我们班中国同学的汉语发音……比如说,老蒋是湖北同学,所有“N”的辅音开头单词都发成“L”。有一次一堆男生站在一起侃大山,Kim就说自己在班上有多受欢迎,云云。老蒋不懈的说:“得了,你少吹liu了。”Kim马上纠正:“吹liu?应该是吹niu吧?”从那以后我们在他面前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经常被问到怎样才能在短期内学好外语。也听说过有人出国念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学好语言。其实,出国留学跟学好外语是两码事情。也就是说:没有语言环境外语肯定学不好,有了语言环境外语也不一定就能学好。我们班当年有三个留学生:来自韩国的Kim和Lee,还有一个日本女孩。这个女孩因为从来不跟我们交流,到现在我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其实东方人都害羞,男生女生都一样,也很敏感,如果说了半天对方还是不理解你在说什么,多半情况就会放弃继续对话了,说句“对不起”就再想别的办法。他们三个人开始的情况都是一样的。说了一大堆“关键词”,我们只能猜测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相比较来说,Kim的性格更随和,喜欢跟中国同学一起玩,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准备presentation,请我们去韩国酒吧,一起过生日,吃他妈妈寄过来的韩国泡菜等等。即使有时语言不通,大家也玩得很开心。他很真实,跟我们分享所有喜怒哀乐。至今还记得,期末考试之前Kim穿着破洞牛仔裤在女生宿舍楼下等着抄我精读笔记的样子;我们两个在食堂里修改他写给隔壁班女生的中文“情书”的样子;他被人拒绝之后在酒吧里掉眼泪的样子……在中国的四年时间,他充分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讲好中文就成了自然而言的事情了。

    Lee跟我们的关系也不错。但是身上“韩国男人”的元素过于强烈。他比Kim害羞,一句话说不下去了总是指望Kim替他说完。没有Kim在场,他基本不会跟我们一起出去。韩国男生喜欢“拼酒”,所以“喝酒”的场合他肯定到,几杯下去,韩语都说不利索了,更不要说中文。他是留学生中的老大级人物,每天呼朋唤友,当然都是韩国人,课余生活极度精彩。因此,等到我们毕业时他的中文水平跟刚来时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日本女孩只上到大一就回国了。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几乎每个人都能用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只有她拒绝上台,只小声地说了自己的名字,任凭老师如何鼓励就是没有张口再说第二句话。但是听说她上学期间还交了一个中国男朋友,是学校门口DVD店的老板,很帅对她也非常好,我们都很好奇两人怎么交流。

    我的客户中有生活在中国长达十年的老外,妻子是中国人,家里的阿姨是中国人,小孩的母语是汉语,自己的汉语还是不能对话;或者在中国做了六年老板,手下的中国员工有几十号,自己仍然不讲汉语,不爱吃中国菜;当然也有来中国短短几年,汉语就讲的异常流利,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超过一般的中国人……我不想评价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想澄清一个误区:学好外语跟是否生活在那个国家没有直接关系,准留学生们还是在国内打好外语基础来的比较现实。

责任编辑:刘小蜗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