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奢侈品误区解读
来源:优易学  2011-2-12 12:46: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越是众所周知的消费符号,越容易被误读。许多人盲目崇拜LOGO,屡屡靠价位来获取消费优越感,结果因误读品牌内涵而成为“消费文盲”。当我们以非同一般的速度体验和消费着西方文明时,越来越“扁平化”的世界,令消费符号的误读愈加“立体化”。文化、传统、价值观、消费品味之间存在的差距,每一样都需要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过度消费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变,但我们也可以不断矫正对消费符号的解读,不断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体验真正的消费感受。
消费文盲:国外奢侈品误区解读(组图)
Pasta意粉

  Pasta意粉

  “世界上再没有比意粉更好吃的食物了。”加菲猫说。但对一个对饮食稍稍有讲究的人士而言,再没有比意粉更乏味的食物了。拿最常见的“肉酱意粉”来说,过去是穷人食品,买不起大块的上等牛排,只能买些肥瘦不均、五花三道的牛腹肉,放上番茄煮熟,炖成一触即烂的肉泥,大勺地浇在煮熟的意粉上,是意大利引车卖浆者果腹的“江湖菜”。

  在西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单身汉,每日的自做食谱一定离不开Pasta。一大锅水煮好各式意粉,浇上超市里买回来的酱或自己炒的酱,早午晚餐就此打发,比什么三文治汉堡包精致多了。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而现在的意粉被贴以“孤独”、“小资”等标签,因而变得五迷三道起来。

消费文盲:国外奢侈品误区解读(组图)
Chivas芝华士

  Chivas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军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

  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

  芝华士的全球策略是“芝华士生活”,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舒缓歌声中,几个貌似成功但并不年轻的男人开怀地在冰山上钓鱼。但芝华士的中国生活属于光怪陆离的夜店,属于激情四射的舞姿,属于夜晚,属于中国年轻人。

消费文盲:国外奢侈品误区解读(组图)
Haagen-Dazs哈根达斯

  Haagen-Dazs哈根达斯

  有广告人说,哈根达斯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但可能是最会卖概念的冰淇淋品牌。“爱我,就带我去吃哈根达斯”,使哈根达斯因爱而贵。

  在国际航班上哈根达斯是免费的,而且还不大有人吃。在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很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过;售价也很平民,国内卖78元的家庭装在美国只卖2.99美元。

  哈根达斯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只选择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开店。以至于有没有哈根达斯成了衡量一个城市时尚与否的标志,一些城市的市长甚至呼吁哈根达斯的进驻。因为没有星巴克、哈根达斯和宜家,广州一度被认为不时尚。2000年,哈根达斯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开张,特意请了当时最红的谢霆锋来剪彩,媒体和市民们很为广州“终于”有了哈根达斯而兴奋。

消费文盲:国外奢侈品误区解读(组图)
IKEA宜家

  IKEA宜家

  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 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

  中西方收入水平的差异和消费习惯不同导致了误读的存在。在欧美,I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家的感觉也有很大不同,欧美人觉得家具不是耐用品,而是经常可以随兴趣和需求随时更换的快速消费品,他们重外观和功能,轻材质,一年逛好几次家具店,经常换些小家具,以保持新鲜感。而中国人经常是一次性装修一次性消费,尤其注重材质,还要求一件家具能传几代人。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