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声音揭秘出国留学热与就业难背后的诱因
来源:优易学  2011-9-27 17:14:3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海外留学者声音:

  认知断档 无法与国内形势接轨

  国外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自主深入地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和对比学习后,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就读于英国华威大学会计与财务专业的冯识博谈及此点深有感触,但同时对毕业回国后不了解国内各方面情况表示隐忧。她解释道,海归虽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理念,也能带回部分人脉,但毕竟在国外留学多年,而中国近几年发展之快使他们回来后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加之对国内办事程序不熟、缺乏工作经验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周等,这使一些海归在短时间内无法和国内就业形势接轨,出现认知断档现象。

  面对这样的现状,留学归国人员需要在留学热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国前应对国内就业市场做调查和分析,了解国内稀缺哪些方面的人才和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结合自己在国外接受到的专业知识有的放矢地就业。这样回国后就不必担忧会与国内就业形势脱节,从而避免心理上的错位和落差。

  留学回国者声音:

  留学速成缺实学 最好拥有国外工作经验

  在每年留学回国的就业大军中不乏有在国外留学一两年就拿着一纸文凭回国就业的留学“速成生”。他们享海归之名,却无海归之实,占据了所谓的“海待”的很大比例。一两年的时间实在不足以使他们完全吸收和领会国外的理念和先进技术,更不用谈实践经验和国际化的视野。与海归接触多年的王国伟告诉笔者,在他的海归俱乐部中依然处于“漂着”状态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短期留学英国或欧洲大陆的。他认为长期留学的海归更有价值。“他们一般都是带着项目或者专利回来,有工作经验,回国后能较快找到合适的职位或者进行自主创业,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只读一两年的留学“速成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和国内大学生相比并无本质差别。”

  事实上,国内对海归求贤若渴的单位仍然很多,只不过他们不再单单看重洋文凭,更重要的是吸纳具有真才实学、深谙国内外文化异同之道的高层次海归人才。此外,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其中大部分政策对优秀的留学人才有所倾斜。比如中国教育部出台的鼓励留学人员回国的重要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是重点的引进对象,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留学背景、国外的工作经验和国际化的眼光等等。此外,归国创业成功人士也建议留学生毕业后最好在国外工作几年,积累与国内就业市场相对接的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