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2010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第二编第二章
来源:优易学 2011-12-1 19:15:4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三节 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1.班固及其《汉书》

  理解:

  ① 班固生平。

  班固,字孟坚。早慧,博贯典籍。父死后潜心撰写史著,后受皇命继续修史。用二十多年时间,写成《汉书》的大部分。随军征匈奴,军败,下狱死。有辑本《班兰台集》十七卷。

  ②《汉书》简况。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翔实记录了西汉一代229年的历史。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传”。全书一百篇,分为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

  简单运用:

  ①班固与司马迁史学思想与写作的区别。

  《史记》和《汉书》同为汉代著名的史书,在史学上、文学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二者在史学思想及写作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史学思想而论,司马迁的《史记》为“私作”,其思想受司马谈影响颇大。思想未能统一到儒家经典上来。班固撰《汉书》是奉诏修史,直接受到皇家意志的限制。这种家学和政治的影响,造成了《汉书》与《史记》的较在不同。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的差别。如《史记》写入“世家”的项羽、陈涉,《汉书》一概写入“传”;《汉书》从《酷吏传》中抽掉了张汤、杜周,单独作传;尤其对游侠、货殖,《汉书》很大程度上持贬抑的态度。

  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②《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汉书》在刻画人物方面虽不及《史记》那样丰富多彩,但也有不少人物传记写得绘声绘形,真切细腻。刻画细腻是《汉书》写人的突出特点。)不少人物传记,能够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汉书》中《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刻画就十分精细。

  2.《吴越春秋》及其他

  识记:

  ①赵晔《吴越春秋》。

  ②袁康《越绝书》。

  理解:《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异同。

  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他们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

  不同之处,如《吴》前后连贯成篇,《越》各篇相对独立;《吴》集中记述吴越争霸故事,《越》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从文学视角来看,《吴》似较《越》更具文学性。

  简单运用:《吴越春秋》内容及写作特点。

  《吴越春秋》的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主要内容是记叙伍子胥去楚奔吴和破楚报仇的史实。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主要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以灭吴雪耻的故事。

  写作特点:

  (1)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

  (2)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

  (3)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创作历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