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计划法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部委规章。另外,尽管计划法是一个纯粹的国内法,但任何国家所制定的本国计划,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的地区计划,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本国签署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6)计划法的作用:计划法规范政府的计划行为,防止和克服计划过程中的政府失灵现象。
通过对计划主体权限的设定,限制政府在计划过程中的成本扩张倾向。
通过计划程序的法定化,制约政府内的腐败行为。
二、计划法基本制度:
1、计划法体系概念:是由计划法的各类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内外协调、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2、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1)确认政府计划机关法律地位的组织法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是计划实体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国家计划任务制度、国家计划体系制度、国家计划指标体系制度
(3)产业政策法
(4)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
3、计划程序法律制度:
包括计划的编制与审批、计划的实施、计划的监督检查
4、计划法律责任制度:包括制定计划的责任和执行计划的责任(见教材第318面)
三、外国的计划法律制度:(具体内容见教材第319—325面)
1、法国的计划法律制度:法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双重调节体制,其计划法包括计划实体法和计划程序法等法律制度。
2、德国的计划法律制度:德国实行的是所谓“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计划仅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仅具有参考性和预测性。
5、日本的计划法律制度: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其经济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计划编制方法的科学化、计划控制目标的合理化、经济计划机构的精干化、经济计划的实施和国士开发计划的同步化。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