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和外部的社会联系方式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
1.单厂型企业,一个工厂就是一个企业,实行全厂统一经营,统负盈亏。
2.总厂型企业,有总厂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处理对外经济联系,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提高产品配套能力,扩大生产规模。
3.专业公司,具体形式包括:
1) 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组成的专业公司,有利于公司内部组织技术交流,也有利于按产品分工,组织专业化生产。
2) 按某种产品生产协作配套需要组成的公司,如汽车公工业公司、自行车工业公司等,有利于产品生产的配套和新产品的开发,也有利于实行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生产专业化。
3) 若干个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类工艺厂组成的专业公司,如运输专业公司等,有利于提高各种工艺技术服务的水平,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联合公司,具体形式包括:对同一原料进行连续顺次加工的工厂组成的联合公司和综合利用一种原料生产出不同产品的工厂组成的联合体。
5.企业联合体,又称为企业群体,经济联合体。
三、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1.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工厂制企业存在的弊端包括:
1) 产权关系模糊,导致产权责任不明确,产权约束无从建立,产权转让不规范,是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效益差的重要根源。
2) 投资主体单一,企业不可能真正自主经营。
3) 企业资产呆滞,导致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流失等现象十分严重。
4) 政企不分,国有企业承担过多本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职能,负担十分沉重,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实力。
5) 经济效益不佳,单一国有的工厂制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利,缺乏提高经济效益的压力与动力。
2.党的十四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有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是解决传统企业弊端的有效措施。
4.公司制为什么能够解决传统企业的弊端?(优越性)
1) 公司制可以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明晰起来。
2) 公司制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能有效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的分离,有利于企业政企分开,分散国有资产的风险,扩大国有经济的影响范围。
3) 公司制能使产权流动变为现实,能够保值增值,国民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和改善。
4) 公司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能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小结: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对我国传统企业制度进行改造,消除弊端,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四、 企业集团
1.企业集团是具有母子公司特征、组织程度较高的企业联合组织,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1) 具备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2) 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包括
(1)核心层,即是能起主导作用的大企业。
(2)紧密层,是有大企业控股的子公司组成。
(3)半紧密层是企业集团化的辅助力量
(4)松散层,与大企业关联的企业。
3) 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连接为主。
2.我国目前企业集团主要形式:
1) 产品辐射型,又称为辐射型企业集团,也称为“一条龙”企业集团。
2) 多元复合型,是经营领域比较广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3) 项目成套型,优势主要在于拥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大型工程项目的成套能力,以生产制造主体设备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4) 经营服务型。
5) 出口导向型,以外贸企业为核心,联合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集团。
3.企业集团建立的意义:
1)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经营使规模庞大的资源按照统一的经营战略合理配置。
2) 能够给各个成员企业以最大限度的经营灵活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与优势,使生产力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