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资形式
工资形式是在工资等级的基础上,概括每个职工的劳动消耗产生的成果计算并支付工资的具体形式,是工资制度和职工的实际劳动消耗即劳动成果联系起来的纽带。
一、 计时工资制
1.计时工资是根据职工工资等级所示的工资额,按实际劳动时间来计算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2.计时工资制的优缺点:
1) 直接以劳动时间来计量报酬,适应强;
2) 考核和计量容易实行,具有适应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3) 缺点是不能直接反应劳动强度和劳动效果。
3.克服计时工资制的缺点,可以采用的方法:
1) 采用计时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制度。
2) 采用浮动工资的形式。
3) 适合条件下,对部分工作采用计件工资制。
4.计时工资的构成要素包括时间单位、实际有效劳动时间。
5.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包括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月工资制。
二、 计件工资制
1.计件工资是指依据工人产生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以劳动定额为标准,预先规定计件单位来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
2.计件工资的特点
1) 计件工资的显著特点是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 计件工资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的透明度,具有很强的物质刺激作用。
4) 计件工资对于企业员工素质和劳动产生率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5) 缺点:主要从产品数量反映劳动贡献,无法全面反映其他方面的超额劳动。
3.实行计件工资以个人为对象称为个人计件工资,适合单独操作个人劳动定额的工人。以集体为对象,先按集体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计算计件工资。
4.计件工资的常用形式
1)直接无限计件工资;
2)直接有限计件工资,优点是可保证工资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缺点是限制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较常见的方式有:
(1) 规定最高限额;
(2) 超额累退计件单价;
(3) 可变计件单价。
(4) 累退计件。
3)超额计件工资,又称计时计件混合工资;
4)间接计件工资,是对企业中某些辅助工人实行的一种工资分配形式。
5)包工工资,是集体计件工资方式。
6)按质分等计件。
7)五联计件(以产量为主,将产量、理论、质量、消耗、安全等无个指标体系联系起来计件)
第四节 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
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的性质和意义
1.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是职工物质利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劳动保险是以立法形式体现,是以保险形式,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
2) 福利是社会制度下劳动人民共同享受物质文化待遇。
2.意义:
1) 可以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和增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2) 企业职工福利的内容与改革,用于福利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从企业工资总额和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浏览」—P140
劳动保险的内容与改革——「浏览」—P141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