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坚持强化对青少年的行为矫正
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加强对自备电脑学生行为的管理;也要指导、帮助上网青少年学会用“自我管理”的方法,增强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
第十一章 进食和睡眠障碍
第一节 进食障碍的主要类型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贪食症或称暴食,以及神经性厌食症两大类。
一、神经性贪食症
1、临床描述
(1)神经性贪食症最独特的行为,就是进食大量的食物,这种暴食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2)另一重要标准是,患者试图通过使用进食立即自我催吐、用轻泻剂和利尿剂,防止可能的体重增加。
2、相关的心理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经常伴有其心理障碍,特别是焦虑及情绪障碍。
二、神经性厌食症
1、临床描述
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亚型。限制饮食型患者主要是限制卡路里的摄入;暴食-清除型患者依赖于清除性行为。
2、生理损害
神经性厌食最普遍的并发症是停经。这个明显的特征,也是禁食程度的一个客观身体标志。
第二节 进食障碍的病因P257
一、社会因素
1、关注社会评价。对于许多“文明社会”的女性而言,外表美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她们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榜样的影响。今天社会的审美和塑造形象的标准,变得越来越难以达到了。一方面社会及媒体提供了“以瘦为美、以胖为耻”的榜样;另一方面随着营养条件的改善,妇女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却年年在增加。
3、节食与暴食的关系。限制饮食的企图很有可能会将人引向暴食的陷阱。
4、身体意象的扭曲。不论是女性认为自己体型太大,还是男性认为自己体型太小的观念,都可能引起生理及心理上的严重后果。
5、家庭因素的影响。典型厌食症患者家庭的特点是成功、进取心强、关注外表和尽力保持和谐。
二、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生物因素
三、心理因素
1、追求完美与缺乏自信
2、进食障碍与焦虑
3、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进食障碍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较低自尊,以及个体个性发展中的障碍。
2、以治疗相关性错误行为、对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目标的短期认知行为疗法,已成为治疗贪食症的首选策略。
第四节 睡眠障碍
一、睡眠障碍的概述
睡眠障碍可分为两大类:睡眠失调与睡眠异常。
(1)睡眠失调是指难以获得充分睡眠,入睡困难,对睡眠质量不满,如整夜睡眠后精力仍不能得到恢复。
(2)睡眠异常指,睡眠过程中的异常行为或生理事件,如梦魇和睡行。
第十二章 儿童少年期心理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儿童期障碍的特点
儿童心理障碍在临床上有下述的四个重要方面不同于成人。
1、儿童很少自己主动去看医生
2、医生确诊其行为异常时,必须注意病人的发育水平
3、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4、对儿童病人的治疗较少采用药物
二、儿童期障碍的分类
儿童期和青春期的障碍主要有四类:
1、破坏性行为障碍,包括冲动的、侵犯的和其他“出格”的行为。
2、情感压抑障碍,通常是以焦虑或抑郁类型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主要障碍。
3、习惯障碍,它指的是诸如进食、睡觉、排泄这样的日常生理习惯上的混乱。
4、学习和交流障碍,有诸如阅读、写作和说话这样的技能上存在困难。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标准及临床特点
1、DDMD-3的描述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阴的综合症,其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2、智力的测量及分类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IQ分数在50~55到70之间。约占总体的85%。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IQ分数在35~40到50~55之间。约占总体的10%。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IQ分数在20~25到35~40之间。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IQ分数在20~25以下,有严重的适应性行为障碍。
二、发病原因及分类
1、生物学因素
(1)染色体异常的影响
1)唐氏综合症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精神发育迟滞。
2)唐氏综合症患者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两眼旁开、塌鼻梁、头小且圆、眼睑上的皮肤很皱、嘴角下垂、口小、舌头厚且伸出来、手指粗短、不良的肌肉紧张性。
3)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是X染色体的突变引起的精神发育迟滞。
(2)新陈代谢障碍
1)苯丙西酮尿症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种新陈代谢障碍。大量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在体内积累,最终损害正在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或严重的迟缓、多动,以及无规律和不可预计的行为。
2)泰萨氏症是由于隐性遗传方式造成的遗传缺陷,即脑组织缺少脂粒酶A而引起的类脂物转化缺陷。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