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2、奴隶社会的依附关系;3、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4、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5、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
**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以等级差别为准则;3、以土地占有为标准。
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先决条件、具体条件和时间条件
先决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有的学者称为
动力系统,
包括人的生产、物质的生产、精神的生产。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或确立都是社会内部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结果。
精神生产对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影响:1,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的思想对其一切行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也会受到思想意识的指导。人们的思想意识,特别是社会意识,交往意识直接影响或制约着人际关系。1,相同的思想观念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2,思想意识是否正确,决定着人际交往是否恰当;3,思想认识的深浅程度,影响结交人际关系的速度。
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科学文化水平相近,知识层次相同的人,相互之间交往多;科学文化水平悬殊,知识层次不同的人,相互之间交往少。
具体条件: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的条件。
形成人际关系的具体条件:相互接触;相互近似;互相补充;相互悦纳。
心理学家把人际关系的适应模式按人的性格分为:
主动性,被动型;将互相补充的情况分为
包容、控制、感情三种类型。
主动型与被动型可以结成哪些关系:①具有主动型性格的人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而具有被动型性格的人则期待别人来与自己交往。又方可以结成以包容为主要特征的互补关系。②具有主动型性格的人喜欢支配他人;而具有被动型性格的人则愿意接受他人支配。双方可以结成以一方控制另一方为主要特征的互补关系。③具有主动型的人容易对别人表示亲善;而具有被动型性格的人则希望得到别人的亲善。双方可以结成以感情亲善为主要特征的互补关系。
**正向发展:就是逐步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这需要在相互接触的基础之上经历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
五个阶段。
**负向发展:就是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这需要漠视、冷淡、疏远和分离
四个阶段。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1、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2、自主性增强,依赖性减弱。3、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4、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5、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6、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7、网络时代产生了新型的网络关系。
依赖性的具体表现:1、子女依赖父母2、女人依赖男人3、本人依赖他人4、下级依赖上级
**网络关系:指以电脑联网和数字符号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一机一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网络关系的四个特征:1、多维性2、虚拟性3、不确定性4、非中心化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