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2009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重点复习资料(散文):童年二题(父亲,树林和鸟早熟的枣子)
来源:优易学 2011-6-30 10:52: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童年二题(父亲,树林和鸟早熟的枣子)
  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又名牛汀。著有诗集〈温泉〉、〈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华南虎〉和〈悼念一棵枫树〉等。
  1.简答〈童年二题〉两篇文章的主题
  〈父亲,树林和鸟〉的主题是:热爱和向往那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对人世间那些揣透真诚与善良的弱点,而又无情地遏制自由、残害生命的人及其势力给予愤怒的谴责。
  〈早熟的枣子〉的主题是:枣子因虫蛀而不正常地早熟,早熟枣子的红色是苦难催生的颜色;早熟的枣子是作者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他们遭受现实打击,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的短暂时间内耗完,以取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早熟的枣子〉是作者自己和具有同样经历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中更执著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2.分析〈父亲,树林和鸟〉的艺术特点
  (1)这是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具有浓郁的诗意。(2)注意形象刻画与意境创造,使作品主题与作者感悟具有物象的可感性。(3)在艺术构思上,取对童年生活直接回忆的视角,将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熔铸在童年时代感受的鲜明独特形象中。
  3.简析〈早熟的枣子〉的艺术特点
  (1)抒情散文也具有浓郁的诗意,是对作者所写同题诗歌的生动诠释。(2)注重意象、境界的营造,使长期凝聚的感悟上个月物象的可感性。(3)两文构思有共同特点,都是将童年时代的感受以鲜明独特的形象熔铸在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所思中,
  4.分析“早熟的枣子”的意象是作者一代知识分子苦难命运和追求的浓缩。
  “早熟的枣子”这一中心意象,典型而形象地浓缩了作者苦涩又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他们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正当青春焕发之时,一腔真诚的理想经受了猝不及防的现实的无情打击,而为了能获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我也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英勇而悲壮地耗完”了。这一首诗歌和这一篇散文,可以说是作者自己和具有同样经历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悲伤中更执着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