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简述元代对典当的收赎年限。
65)简述元代中枢机构的组织与职权。
66)简述元代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
67)简述元代《市舶则法》的主要内容。
68)简述蒙古人在元代法律上所享受的特权。
69)简述明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70)简述明朝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
71)简述明朝在财产所有权方面的先占原则。
72)简述明朝财产继承的顺序和份额。
73)简述明朝的官吏考课制度。
74)简述明朝“一条鞭法”赋役改革。
75)简述明朝的海外贸易制度。
76)简述明朝的厂卫制度。
77)简述明朝的会审制度。
78)简述明朝民事立法方面与传统相比的发展。
79)简述清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80)简述清代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
81)简述清代的典权制度。
82)简述清代的海外贸易制度。
83)简述清代的少数民族立法。
84)简述清代幕友、胥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85)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86)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
87)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原则。
88)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89)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
90)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91)简述《大清新刑律》的内容。
92)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
93)简述清末司法机关及诉讼制度的变化。
94)简述清末修律活动的意义与局限。
95)简述《临时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96)简述《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97)简述《临时约法》的性质和特点。
98)简述《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的内容。
99)简述“天坛宪草”的内容。
100)简述“袁记约法”的内容和实质。
101)简述“贿选宪法”的内容。
102)简述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103)简述国民党时期的法律体系的特点。
104)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活动的阶段和特点。
105)简述《训政时期约法》的主要内容。
106)简述国民党时期《中华民国宪法》的内容特点。
107)简述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法结构及内容特点。
108)简述国民党时期的刑法。
109)简述国民党时期的民事诉讼法。
110)简述国民党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111)简述国民党时期的行政法。
112)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13)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114)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115)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
116)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
117)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
118)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婚姻立法。
119)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诉讼与审判制度。
120)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前期人民政权的施政纲领。
121)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22)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
123)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的原则和任务。
12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125)简述解放战争时期经济立法的根本方针。
126)简述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的主要精神。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