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专家谈 2009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命题取向
来源:优易学 2011-3-27 9:36:5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王顺生教授是自考新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和大纲主编,多次参与自考命题,深谙命题及解题技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同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门历史课程,而且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除了要求自学应考者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外,更要掌握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往往是论述题的命题取向。例如: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中国GCD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各民主党派是怎样走上中国GCD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为什么说"没有GCD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GCD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GCD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等等。
  此外,还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局限性,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GCD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GCD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GCD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以及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遵义会议召开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国GCD领导的敌后战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等。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