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 7.心理测验的对象: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对象,也就是测验编成后要用于哪些团体。
A年龄
B教育水平:在编制儿童测验时,要同时考虑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影响。在承认测验中,一般只考虑教育水平的影响。
C文化背景
8.测验的目的:测验的目的分为显示和预测,由此测验分为:
A显示性测验:是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
古德纳夫又将其分为:样本测验和标记测验。
B预测性测验:指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测验。
9.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目标分析以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A工作分析:主要任务是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
B对特定概念下定义:如果测验是为了测量某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或特点,那么测验编制者就必须给所要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质下定义,然后必须发现该特质所包含的维量将通过什么行为表现出来或怎样进行测量。
C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如果测验是描述性的显示测验,它的目标分析的主要任务则是确定显示的内容和技能。
10.测题的编写技术
A搜集有关资料:题目的有关来源
a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b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c临床观察和记录
B命题的原则及编写要领
a命题的原则(理解):
○1内容方面:符合测验的目的,取样有代表性,相互独立,互不牵挂;
○2文字方面:准确,简明扼要,少使用双重否定句;
○3理解方面: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要有争议误解;
○4社会敏感性方面:应尽量避开社会敏感性问题,如涉及社会禁忌或个人隐私的题目不应使用。
菲利普对于涉及社会敏感性问题,怎样鼓励被试作出真实回答的策略:
◇1命题时假定被试具有某种行为,使他不得不在确实没有该行为时才否定,可避免否定过多的倾向。
◇2命题时假定规范不一致。
◇3指出该行为是常见的,虽然是违规的。
b测题的编制要领:根据被试的要求不同分为
○1提供型:要求被试给出正确答案。
○2选择题:要求被试在有限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由题干和选项构成。
题干:呈现一个问题的情境,一般由直接问句或不完全的陈述句构成。
选项: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常常是包含一个正确答案,若干(一般是1~5个)错误答案,其中的错误的答案叫做“诱答”。
11.测题的编排
A一般原则:
a测题的难度排列易逐步上升;
b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c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
B常见试题排列方式:
a并列直进式
b混合螺旋式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