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主要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它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使学生搞清楚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而理解和拥护、坚持和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以及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尤其“三步走”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贯穿其中的实事求是精神。
教学内容:(本章基本都是重点,要好好的把握所有哦)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次重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重点)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次重点)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次重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重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次重点)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小“三步”是重点)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重点)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