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公共课复习 >> 正文
2009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考点讲解第四章
来源:优易学 2011-4-27 12:21: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五、中国GCD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GCD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GC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大会通过了中国GCD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三)中国GCD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六、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GCD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工人运动方面

  2、农民运动方面

  1924年1月,中国GCD和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1、黄埔军校成立

  2、孙中山北上

  3、中国GCD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五卅运动

  5、省港大罢工

  八、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1925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

  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实现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

  (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1、工人运动方面

  2、农民运动方面

  九、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

  1、1926年5月,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

  2、1927年4月12日,上海发动政变。

  3、1927年7月14日,汪精卫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

  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2、它扩大了中国GCD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