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模拟试题 >> 专业课模拟题 >> 正文
2009年自考国际金融模拟试题四(附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1-10-9 16:37:2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国际金融标准预测试卷(四)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广义的国际收支衡量的范围比比狭义的国际收支衡量的范围广,表现在会计核算制度上,广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狭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2.A 【解析】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时,会使本国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应减少,从而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3.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关税同盟的概念。
4.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直接标价法的概念。
5.C 【解析】一国实施外汇管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本国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防止国际投机资本的大幅流入等,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6.C 【解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市场供求决定,但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采取适当的干预机制,所以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7.A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份额、借款、信托基金,其中份额是其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借款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信托基金是其临时性资金来源。
8.B 【解析】欧洲货币市场就是境外货币市场,是从事境外货币的交易的市场,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是在新加坡市场经营境外货币美元。
9.A 【解析】因为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利差小,所以欧洲货币的存款利率高于同币种国内市场的存款利率,而欧洲货币的贷款利率则低于同币种国内市场的贷款利率。
10. D 【解析】贷款的实际期限=宽限期+(贷款的名义期限一宽限期)/2。
11.B 【解析】根据证券发行过程中有无承销机构,分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根据发行对象划分,分为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公募发行方式下,从证券销售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募集发行、出售发行和投标发行。
12.A 即期外汇交易是外汇交易双方在买卖成交以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是外汇市场上最传统、最基本的外汇业务。
13.B 【解析】间接标价法下,远期外汇升水时,用即期汇率减去升水额度。
14.D 【解析】黄金易于分割,并且分割后不改变其价值。
15.A 【解析】IS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右上方表示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左下方任意一点表示供不应求。
16. A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应以40%为最高限,以20%为最低限。
二、多项选择题
17. ABCE 18. ABE 19. ABDF 20. ACD 21.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22. 期货交易是指在有形的交易所内,通过结算所的下属成员清算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等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卖出各种期货合约的一种交易。
23. 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封闭条件下宏观经济均衡,即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还包括外部均衡层面,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24. 二板市场是第二板市场的简称,也称创业板,或高科技板,主要是以设立时间短、规模小、达不到主板上市条件但具备较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为对象,为其通过股票发行筹集资金所提供的上市交易的系统。
四、判断分析题
25. × 凡是在一个国家领土上注册成立的法人,从而在该地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都是这个国家的居民。
26.× 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多数采取浮动汇率制,发展中国家多采取钉住汇率制度。
27.√ 由于承担期内贷款行必须准备好一定的头寸备借款人提款,会损失一部分利息,所以借款人在提款后应向贷款行支付利息。
五、简答题
28. 请对实施外汇管制的利弊进行简要分析。
答:从实施外汇管制措施的国家的角度来分析,实施外汇管制有利有弊。实施外汇管制可使该国限制进口商品,从而有利于防止贸易收支恶化;限制资金外流,并把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控制在政府手中;并且,通过外汇管制,可以控制对外贸易,把本国经济同外国经济隔离开来,使本国经济免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并达到保护民族工业,保护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谋求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均衡的目的。
但是,一国在通过实施外汇管制而获得上述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贸易角度讲,由于进口受到外汇供给的严格限制,进口商品供给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外汇汇率往往被高估,提高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降低了其国际竞争力。而严格的外汇管制阻碍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结果,阻碍了对外贸易也就是阻碍了国际分工,使该国无法享受由于国际分工发展带来的动态利益。从金融角度讲,实施外汇管制阻碍了外国资金的流入,从而制约了本国对国际资源的利用。
从国际范围的角度分析,各国实施的外汇管制,通常与对外贸易的管制结合在一起,并且主要表现为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极其不利于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非常容易引起贸易争端,甚至导致战争。
29. 简述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原因。
答:一个诱发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事件是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发生了冲突,由此导致美国政府在当时冻结了中国大陆在美国的财产。于是,当时与我国关系密切的苏联,担心美国对其采取同样的手段,就将其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存款转移到伦敦银行的账上。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初所采取的一些金融管制措施及美国的世界扩张政策。为逃避这些管制,大量美元资金转移到美国境外,以伦敦为中心的境外美元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欧洲货币市场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发展为世界范围的国际金融市场,并且,从交易规模上看,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外汇管制的放松与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所以,随声西德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境外交易的增加,战后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即欧洲货币市场得以产生。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0. 简要回答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
答: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因交易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一般工商客户而言,其主要作用是有利于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企业锁定汇率,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在有些情况下,客户也可运用其进行外汇投机。
对于银行而言,由于顾客与银行的远期外汇交易可能使银行远期外汇头寸出现多头或空头,于是,超买或超卖部分的远期外汇就受到外汇暴露的风险。于是,外汇银行为了避免远期外汇业务中汇率变动的风险,相互间进行远期外汇交易,以锁定风险。
31.( P369)简述货币分析理论的局限性。
答:就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自身而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只注重国际收支最终结果——官方储备账户变动,而忽略了国际收支结构问题一一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自身平衡与相互影响。
(2)货币并非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唯一因素。
(3)假定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从而视货币供给为决定国际收支的唯一力量。
(4)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假设。
六、计算题
32.解:将题中报价折成人民币比较,即可看出哪种货币报价相对低廉:
美元报价折算成人民币:69×8.2654= 570. 31元
瑞士法郎折算成人民币:100×5.5558= 555. 58元。
可见,瑞士法郎报价的人民币成本低于美元报价的人民币成本,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瑞士法郎的报价可以接受。
33.解:根据题目可知P=100万美元,n=3,i=8%
2009年自考国际金融押密试题及答案(4)
租金总额=38.80×3=116. 64万美元
七、论述题
34. 论述汇率制度选择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关系。
答:对于一个开放经济而言,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意味着内外均衡状态将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同时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也将表现出不同的经济效应。利用IS-LM-BP模型,汇率制度选择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不同汇率制度下对外经济失衡的表现不同。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护本币的对外价值,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必然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因为外汇储备金额变动影响了基础货币投放。如果不进行货币冲销,则在国际收支顺差时,随着外汇储备增加而推动本国LM曲线向右移动,在国际收支逆差时,随着外汇储备减少而使IM曲线左移。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对外升值,因为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则随着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使IS曲线和BP曲线都向左移动。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对外贬值,具有奖出限入的作用,则随着贸易逆差改善而同时推动IS曲线和BP曲线右移。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具有不同效应。实行浮动汇率制,自然比固定汇率制增加了汇率政策这一工具。此外,固定汇率制下,如果以货币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在不进行货币冲销的情况下,外部经济状态的改变将通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而迫使LM曲线回移,且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失效得越快;如果以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则会由于LM曲线的相应移动而使之政策效果增强,且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产出放大机制越强。相反,浮动汇率制下,随着跨国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财政政策失效越快,货币政策的产出放大机制越强。
35. 请阐述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抑制国际资本流动不利影响。
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对本国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可以考虑调整法定准备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再贴现利率或提前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等办法。
(1)调整法定准备率来改变本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
调整法定准备率包括提高和降低现有的法定准备率水平。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派生倍数,降低货币乘数,属于较严厉的货币紧缩措施,从而缓解了国际资本流人对国内信贷扩张的压力。
(2)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既可以在外汇市场操作,也可以在国内证券市场操作。前者主要是减轻外资流入对本币升值的压力,后者主要是缓解基础货币增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公开市场操作的最大优点是,既能解除本币升值压力,限制信贷扩张,又不会给银行体系造成额外负担。但是中央银行大规模抛售国债的行为,很可能由于打压债券价格而抬升了短期市场利率,从而引起更多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
(3)改变再贴现利率。
针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利率是一个比较好的调节手段。如果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较高,则小幅度降低利率就可能引起大量的资本外流,从而达到政策目的。但是在跨国资本流动的利率敏感性较低时,利率作用就不那么有效果了,而且,若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降低再贴现利率的手段时,还会加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4)其他冲销性政策措施。
在上述三种主要手段之外,中央银行还可采取一些其他的冲销性货币政策。比如,中央银行可以要求商业银行接受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的存款,或是提前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