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C)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A工步
B.工位
C.工序
D.工装
62.工序能力的大小通常用(A)的6倍来表示。
A标准偏差
B.极限偏差
C.公差
D.位置偏差
63.当工序能力指数的范围为1.33
A特
B.1
C2
D.3
64.当工序能力指数范围为1
A特
B.1
C2
D.3
65.当工序能力指数范围为0.67≤Cp≤1时,工序能力等级为(D)级。
A.特
B.1
C.2
D.3
66.当工序能力指数范围为Cp<0.67时,工序能力等级为(D)级。
A.1
B.2
C.3
D.4
67.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A)。
A.减少中心偏移量
B.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
C.增大公差范围
D.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69.质量控制点可以收集大量有用数据信息,为(B)提供依据。
A.质量管
B.质量改进
C.质量检验
D.质量控制
70.检验的目的就是按(C)验证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A.工艺
B.图纸
C.标准
D.计量
71.检验把关的职能称为(A)。
A.保证职能
B.预防职能
C.报告职能
D.监督职能
72.检验的职能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A)。
A.保证职能
B.预防职能
C.监督职能
D.报告职能
73.了解人们好喝什么味的啤酒属于(D)。
A理化检验
B.感官检验
C.分析型检验
D.嗜好型检验
74.将涂料与标准色比较看能否出厂属于(C)。
A.理化检验
B.感官检验
C.分析型检验
D.嗜好型检验
75.对人身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产品,在出厂时应采用(D)。
A.免检
B.全检
C.部分检验
D.抽样检验
76.自我把关、自我监督的检验称为(A)。
A.自检
B.互检
C.专检
D.免检
77.外购件、外购材料的检验是在(C)之前进行的。
A.人库
B.投产
C.入库和投产.
D.发放车间
78.工序检验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B)流A下道工序。
A成品
B.半成品C部件
D.零件
79.最终检验(出厂检验)的目的是保证不合格的(A)不入库、不出厂。
A.成品
B.半成品
C.部件
D.零件
80.破坏性检验不宜采用(B)。
A免检
B.全检
C.抽检
D.部分检验
81.医疗设备工作性能的不合格称为(A)类不合格。
A.A
B.B
CC
D.D
82.检验指导书是检验用的,包括(D)质量特性。
A.关键
B.重要
C一般
D.全部
83.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规定要求指的是(C)。
A.返修
B.降级
C.返
D.让步
84.检验人员最好应归(A)管理。
A.检验部门
B.全质办
C.生产车间
D.生产车间和检验部门
85.检验部门应由(B)负责主管。
A营销经理
B.总检验师
C.总工程师
D.总会计师
86.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应由(B)来考核、管理。
A全质办
D.检验科
C.生产车间
D.企管科
87.根据一般实际工作经验判断,通常有(B)的差错率来自粗心大意。
A.100%
B.20%
C.30%
D.40%
88.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
A.包装
B.设计
C.储存
D.运输
89.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在商品销售给顾客之前,就存在着产品(D)的问题。
A.包装
B.运输
C.储存
D.人库保管
90.(B)年8月,国家经委、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新三包”。
A.1990
B.1995
C.1998
D.1996
91.维修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正常使用(B)日以上。
A.15
B.30
C.50
D.60
92.生产者应保证产品停产后(C)年内仍能继续提供合格的零配件。
A.3
B.4
C.5
D.10
93.产品的(B)对顾客意见数与现场故障数之比具有极大的影响。
A质量
B.单价C效益D;价值
94.在产品的保修期内送修的产品约有(B)并非质量问题。
A.1/4
B.1/3
C1/2
D.3/4
95.对于寿命长的产品来说,首次发生故障以前的(C)时间是决定投诉率的主要变量。
A.购置
B.出厂
C.工作
D.制造
96.访问服务的第一次访问在产品**后(C)内进行。
A一年
B.半年
C.一个月
D.三个月
97.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C)并使之运转。
A质量检验
B.质量改进
C.质量体系
D.质量方针
98.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A)。
A.领导.
B.工会
C.质量管理办公室
D.质量检验
99.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D)文件。
A.核心
B.重要
C.主要
D.支持性
100.用来证明质量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并验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的文件称为(C)。
A.程序
B.质量计划
C.质量记录.
D.作业指导书
101.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C)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A.领导
B.质量管理部门
C.最高管理者
D.总经理
10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称为(B)。
A质量成本
B.质量目标
C.质量方针
D.质量水平
103.(A)确定的控制项目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车间班组的工作重点。
A控制点
B.技术科
C.检验科
D.全质办
104.质量管理委员会由(D)担任主任委员。
A.总经理
B.总质量师
C.总工程师
D.厂长
105.质量管理委员会由(D)担任秘书长。
A.厂长
B.总工程师
C.总质量师
D.质量管理部门的行政负责人
106.在各种资源中,(D)为最根本的资源。
A.材料
B.能源
C半成品
D.人力资源
107.管理评审一般每(B)年进行一次。
A五年
B.两年
C.三年
D.一年
108.管理评审应由(A)组织领导。
A.厂长
B.副厂长
C.企管科长
D.质管科长
109.年度过程审核计划应由(C)制定。
A.质管部门
B.工艺部门
C.质管部门会同工艺部门
D.财务及企管部门
110.厂级过程审核组一般由(C)领导。
A.总工程师
B.总工艺师
C.总工程师和总工艺师
D.厂长
111.质量体系审核的对象是(A)。
A.质量体系要素
B.认证项目
C.质量管理手册
D.质量检验计划
112.理想的审核抽样地点应在产品的(D)。
A设计阶段
D.产品定型阶段
C.生产过程
D.使用过程
113.质量体系审核的样本一般应控制在(B)以内。
A.100c
B.50
C.30
D.20
114.产品质量审核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是(C)。
A.质量检验文件
B.质量管理标准
C.质量审核评级指导书
D.质量审核工艺标准
115.质量审核工作应由企业的(A)领导。
A.厂长
B.副厂长
C.质管科长
D.企管科长
116.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D)来实现的。
人工序
B.工艺
C.生产
D.过程
117.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都是质量改进的(C)。
A要素
B.目的
C.关键
D.依据
118.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B)。
A.组织
B.识别
C.实施
D.计划
119.质量改进计划最主要的(A)是减少质量损失,以求得过程的更高效率和更好效果。
A.目标
B.要素
C.内容
D.经验
120.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D)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