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 )
2、法的第二级本质讲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 )
3、法的定义反映了法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同一性、阶级意志性及物质制约性的特征。( )
4、当代各国法律可以划分为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 )
5、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表达公式是:假定+处理+制裁。( )
6、法的价值有两方面的特征,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 )
7、法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从法本身获得理解,而是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
8、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范围是一致的。( )
9、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大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
10、执政党的政策就是法律。( )
1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12、社会主义的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
13、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
14、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 )
15、法的部门通常由若干具体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组成( )。
16、法律规范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
17、以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涉为标准,分为法的遵守与法的司法审判适用。( )
18、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 )
19、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行法治就意味着一定有健全的法制。( )
2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灵活性是前提,是主导,原则性是现实性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
2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
22、法的制定需要经过讨论与确立两个阶段。( )
23、国家也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
24、我国著名民法专家江平教授对"商事人格权"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
2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补充,判例法为例外情况。( )
26、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GCD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
27、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
28、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
29、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 )
3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与法的部门划分是完全一致的。( )
31、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
32、社会监督可以引起有关国家监督机关的关注。( )
33、有行为能力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 )
34、民法规范大多数属于授权性规范。( )
35、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反法律规定性。( )
36、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是可以通用的两个概念。( )
37、在我国,法的适用包括了司法适用、行政执法适用、调解与仲裁适用等多种形式。( )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