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信念是 ( )
A.一种知识体系 B.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C.是一种思想和理论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6.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
2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B.迎接经济全球化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完整
28.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道德 D.政治道德
29.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 )
A.人际交往 B.平等互助 C.公共生活 D.个人修养
30.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 )
A.修养的动机 B.修养的途径 C.修养的手段 D.修养的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 )
A.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
D.在规定事项的范围上,包括社会事务的所有内容或情形,成为拓别法的母体
E.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3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 )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E.双方互利原则
3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 (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儿童
E.胎儿
34.我国《民法通则》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规定的监护人有 ( )
A.配偶 B.父母
C.成年子女 D.其他近亲属
E.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宜作监护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35.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
A.罪刑法定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E.自由心证原则
36.罪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根据行为人犯罪的( ),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
A.事实 B.情节
C.性质 D.社会危害性大小
E.主观动机
37.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个人的价值包括 ( )
A.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
D.社会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存在,便没有社会存在
E.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8.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 )
A.超前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主观性
E.时代性
3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 (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整体主义思想 D.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E.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40.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范的关系表现为 ( )
A.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相互依存
B.道德品质对道德原则规范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
C.道德原则规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
D.道德品质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
E.道德原则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品质的功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41题6分,42、43题各5分,第44、45题各4分,共24分)
41.什么叫法律事实?它有哪几类?
4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
43.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4.简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
45.简述审美实践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6.试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47.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参与竞争?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C 6.C 7.A 8.C 9.C 10.C
11.B 12.C 13.C 14.D 15.B 16.B 17.A 18.A 19.A 20.A
21.C 22.D 23.A 24.A 25.D 26.A 27.C
责任编辑:虫虫